开拓进取 全力以赴保持“调优”态势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过去一年高质量发展的回顾,令人振奋。
接下来如何在多重叠加的风险挑战中经受住冲击,在量的增长基础上实现质的提升,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同样是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
在“稳住”“进好”的基础上,全力以赴保持“调优”的态势,正是江西给出的解题新思路。“调优”,不仅代表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动能转换、提质增效,更意味着江西进一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经济结构、产业层次和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等方面都有了更高远的追求和目标。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做优做强数字经济,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攻坚战正在赣鄱大地如火如荼进行,这也正是江西发展调优的重要突破口。
我省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数字经济“一地四区”。2021年,我省数字经济规模预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电子信息、物联网、大数据、VR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发展态势喜人。数字经济发展是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西省委会主委、省科协主席史可长期关注的调研课题。今年全国两会,他提交了《完善“五化”布局、推动数字强国建设》的提案。
史可建议,我省应建立政府主导的数字经济一体化平台,探索建立各级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推动政府各部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加快融入全球数字经济产业体系;超前布局前沿新兴数字经济产业,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经济产业的竞争力,促进虚拟现实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应用普及。
在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调优产业层次的同时,江西的传统制造业同样也在转型升级中快步前进。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52亿元、利润80亿元,位列世界500强第225位,较2018年前移145位……2021年是江西工业“领头羊”江铜大丰收的一年,该公司以“国企改革创新”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顺利完成“三年创新倍增”攻坚任务。
通过科技创新激发活力,是江铜的发展秘诀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江铜德兴铜矿精尾综合厂副厂长谢建辉介绍,近三年,企业投入研发资金超150亿元,引进领军科学家8人、博士56人,完成科研项目210项,科技成果转化效益达2.38亿元,科技创新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我要把全国两会精神带回去,立足岗位加油干,为推进国企改革创新在基层更好落地见效、开花结果贡献力量。”谢建辉说。
接续推动乡村振兴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农业大省,乡村振兴是江西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去年以来,宜春市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下大力气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69元,增长9.65%。
全国人大代表、宜春市委书记于秀明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谁来种地、谁来兴村”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他建议,从政策层面破解农村空心化问题,加大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培育力度,拿出过硬的政策加以引导、提供支持。比如,在招录乡镇公务员时对农业类毕业生适当倾斜,进一步拓宽乡村两级干部上升通道,提高村组干部待遇,让他们安心扎根基层。
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道”上亮相的全国人大代表、九江市柴桑区新合镇镇长李洪亮,在他曾经工作过的涌塘村,通过引导村民发展“稻虾共作”、开发四季果园和畜禽养殖基地,年产值已达3500万元。而现在的新合镇,已成为金银花种植特色镇,种植面积位居全国乡镇前列。
在扎根基层的工作实践中,李洪亮发现,农民普遍缺少对接市场的高效渠道,而像淘宝直播这样的互联网新业态,能够有效帮助农产品出村进城,带动农民增收。为此,他提出建议,希望能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广免费培训、送课下乡等活动,完善“新农人”培训体系,让农民增产又增收。
“我要用脚沾泥土的‘力度’,传递情系民生的‘温度’,让更多乡亲走上致富的道路。”展望未来的乡村振兴之路,李洪亮豪情满怀。
有序推进“双碳”工作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绿色和生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占了不小的篇幅,也是江西下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我省提出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切实抓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不断提升生态优势,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认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通盘考虑全省发展态势、产业结构、能源禀赋,优化完善我省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为此,两会期间她提了不少“好点子”:建议国家层面加快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方案,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开展节能降碳示范创建;建议国家支持江西建设一批支撑性清洁煤电项目;建议加快低碳标识认证体系建设步伐,并加速与国际接轨……
“我们企业高度重视环保,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是我们新的发展方向。”说到环境保护,全国人大代表、萍安钢铁炼铁技术员温菲侃侃而谈。
去年,萍安钢铁大力推进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投资超过2亿元的安源生产区三台烧结机烟气治理项目,比国家限期提前4年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同时,50MW重大“减碳”发电项目也计划在今年投入运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温菲一方面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建言献策,另一方面积极宣传萍乡市打造“最美转型城市”的发展思路,以及企业实施“治水、治气、治尘、治噪”大整治后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如今的萍安钢铁,昔日堆放废渣、淌着废水的土地成了生态园与果园,每年都要接待大量游客,还成为萍乡市中小学生研学游基地。温菲欣慰地说,在工厂里能看到孩子们与大自然亲近时露出的笑脸,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
本报记者 朱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