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创新留守儿童关爱载体 用“陪伴的力量”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 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在行动

2024-01-11 09:47 阅读
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

  1月3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妇联在文陂镇大贤村开展了一场“陪伴的力量”家庭教育讲座。针对留守儿童面临的实际困惑,家庭教育讲师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陪伴的缺失导致不良后果和如何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向家长们讲述家庭教育知识,并提供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据了解,江西省妇联自2016年起持续开展“陪伴的力量”家庭教育、儿童安全宣讲活动,截至目前共举办9545场次。各地妇联也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精心部署,深入农村、社区积极开展公益讲座,通过“上下联动、多点发力”纵深推进,面向广大家庭和儿童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各方联动“聚力量”

  “对于一些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陪伴缺失,家庭教育缺位,孩子与父母没有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往往表现出性格孤僻、敏感等。”江西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部长、二级巡视员黄陶青表示,“陪伴的力量”主题讲座,通过邀请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或近亲参与,同时将讲座以线上直播的方式让父母同步进行“隔空学习”,就是要向父母传达陪伴的重要性,告知父母就算无法亲自养育和陪伴,也要充分利用通信工具与孩子保持紧密沟通,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宜春市袁州区开展的一场“陪伴的力量”家庭教育讲座结束后,讲师当场拨通了部分留守儿童家长的视频电话,引导父母和孩子进行一场爱的表达,为他们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不少父母一时间语无伦次,不知该如何表达。经过讲师的不断引导和鼓励,电话那头的爸爸妈妈,终于对孩子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爱,也跟孩子解释了为什么很少主动联系并表示以后一定会打破现状,加强亲子沟通。面对这甜蜜的时刻,这些留守儿童再也忍不住心底的情感,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据介绍,依托江西省家庭教育学会、江西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专业力量,全省开展的关爱女童、保护儿童、亲子教育、家风传承等线下公益活动已覆盖大部分县、区,直接受众超过50万人次。

  因地制宜“出亮点”

  在推动家庭教育工作方面,江西省妇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各级妇联结合当地文化传统和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亮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每到岁末年初,农民工大量返乡时节,九江市妇联便利用儿童活动中心、阳光驿站、社区(村)家长学校等场所开展宣讲,针对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家庭教育不当等问题向家长讲授陪伴的重要意义。同时针对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等现象,帮助监护人树立科学育儿观念。此外,还积极为家长提供返乡创业、就业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帮助家长就近就业以更好陪伴子女。

  鹰潭市妇联联合教体局、检察院举办“与爱同行·共护未来”开学第一课线上活动,全市200所农村中小学校近4万名学生和家长集中收看,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不仅是提升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陪伴的力量”家庭教育讲座还注重增强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溺水、预防性侵和遭遇意外等险境时的自我保护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爱服务,同时提升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与保护。

  形式多样“强宣传”

  为推动“依法带娃”,江西省妇联不断创新形式,采取多种手段,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在机关大楼、社区、广场等地以及公交车电子屏播放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片和图片。

  线下不仅有集中宣讲,还通过巾帼志愿者敲门入户等方式,向公众传递家庭教育的理念和重要性,引导家长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至关重要。”江西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钱昀表示,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将持续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支持家庭教育的良好环境,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