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被贬江西的他却选择“中隐”

2024-05-05 08:50 阅读
瞭望智库

今天立夏,意味着我们正式进入夏天的节奏。

描写夏天的诗有很多: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但有一句深深印在小编的脑海里,“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是白居易所写的《观刈麦》,道出农人的辛酸与坚韧:累得筋疲力尽了,还珍惜着夏日里长长的天光。

作为唐朝最高产的诗人之一、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的诗浅白流畅、通俗易懂,同时关注民生疾苦。

他的一生也如他的诗一样,为山河高呼,为苍生呐喊。

文 | 《千古风流人物》项目组
编辑 | 谢芳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华景时代2022年9月出品),原标题为《白居易:盛年中隐,头白乐天》。
 

1

长恨歌

公元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东郭宅,今河南新郑市城西南的东郭寺。

白居易天资过人,三岁识字,五岁成诗,九岁通声韵,十六岁时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惊艳全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意气风发的白居易,曾带着这首诗遍访京城文坛大家,其中就有享有盛名的著作郎顾况。

白居易年轻的时候去拜访朝廷大臣、著名诗人顾况。顾况问,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居易。顾况哈哈一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呀。意思就是,你现在要到长安来了,我可要告诉你,长安物价很贵,住起来可不容易。然而等到读了白居易的诗,看到“春风吹又生”这一句时,顾况击节叫好,说:有这样的文采,住在长安没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于赓哲)

年少成名正是春风得意时,白居易也有了让他牵挂一生的女子——湘灵。
那时,白居易一家刚刚搬到符离,他从早到晚读书、写诗、作赋,努力为科举做准备。直到有一天,一抹轻灵的身影闯入了他的世界,白居易一见倾心。

安徽符离,因有离山和当地产有符草而得名。或许,白居易的那句“离离原上草”就得益于这个地方。符离古县城夹河而建,古老的濉水东西穿越而过。白居易故居位于老符离东菜园,紧傍濉河,古称毓村,老宅名为东林草堂。

就在草堂旁,略通诗词音律的湘灵与白居易一个写曲一个唱和,一个写诗一个诵读,两人很快便暗生情愫。他的《邻女》就是为那个时候的湘灵而作: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白居易《邻女》

那段时光,是白居易漫长的一生里最美好、最难忘的。几年后,白居易二十岁了,刚刚行完加冠礼,就迫不及待地向母亲提出了要娶湘灵为妻的请求。

然而母亲却极力反对这门亲事,原因是嫌弃湘灵出身寒微。

为了分开两人,白居易的母亲以求学为名,逼迫白居易离开符离。临行前,白居易与湘灵在濉河旁见了最后一面,并含泪写下《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白居易天真地以为,母亲横加阻拦,或许只是担心自己沉溺于儿女情长,误了科举功名。所以,为了理想,为了湘灵,他日夜苦读。

即便如此,他依旧很刻苦,以至于胳膊肘因为挨着桌子都磨出茧子来。因为练习写字,手也磨出了茧子。另外,他因为读文章、背文章,弄得口舌生疮。

(郑州大学教授 王士祥)

唐贞元十六年(800年),二十九岁的白居易不负众望,以第四名的成绩考取了进士。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白居易竟还成为同年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进士及第后白居易马上回到家乡,再次请求母亲成全他和湘灵的婚事。母亲依旧一口拒绝。从此以后,执拗的白居易同母亲打起了冷战,他以拒不结婚来无声地抗拒着母亲。而湘灵也将这份感情深深埋藏在心底。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三十五岁,第三次登科,授以周至(现陕西西安周至县)县尉,正式开始了宦海生涯。感情不顺的白居易将生活的所有热情都放在了百姓身上。他爱民如子,经常亲自下田了解百姓真正的生活。他为山河高呼,为苍生呐喊。

南风一起,小麦就黄了,田埂上走着健壮的农妇、活泼的小孩儿,迤逦向南岗。白居易上任之初就写了一首诗《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道出农人的坚韧与辛酸:累得筋疲力尽了,还珍惜着夏日里长长的天光。

白居易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仅写了农民的痛苦、写到赋税的重压,而且把自己也放到这个故事之中。“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农民辛辛苦苦,我自己有什么功德?一年到头不干活,还能“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作为一个官员,他不仅能体会到农民的辛苦,同情农民,而且还感到深深的自责。

(河南省白居易故里研究会副会长 白坤堂)

白居易作为分管司户的县尉,不去征收赋税反而跑到田里看农夫,动了恻隐之心写诗自责。这件事传入京城,白居易的上级不高兴了,强令他抓人,鞭打交不出钱粮的农民。

白居易就在家装病。

上级看出年轻气盛的白居易是在装病,却忌惮他的进士身份,没有拆穿他。县令还劝他游山玩水,说是对他的身体有好处。白居易无奈地将满腔抱负暂存于山水之间。

仙游寺位于陕西周至县南,公元806年,仕途失意、感情不顺的白居易与几位好友来到这里谈古论今。闲聊中谈及距离仙游寺不远的马嵬驿,50年前,唐玄宗的皇家卫队在马嵬驿发动了兵变。愤怒的士兵们杀死了专权误国的杨国忠,并且牵连到了杨贵妃。

或许是为了祭奠自己真挚却无望的爱情,或许是被50年前宫廷中的那场旷世绝恋所打动,诗人决定用自己的笔演绎出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名篇就此诞生: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长恨歌》节选

写《长恨歌》的主要目的是关心眼下、关心时政。但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对唐玄宗和杨贵妃是抱有同情之心的,尤其是杨贵妃。所以他笔下的杨贵妃形象是唯美的,整个诗歌的后半部分充满了中国传统神仙传说的美感,描绘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再次相见,写得非常婉转,令人感怀。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于赓哲)

公元808年,白居易已经三十七岁了。这一年母亲再次以死相逼,白居易终于妥协,与同僚杨虞卿的妹妹结为秦晋之好。

七年后,公元815年,白居易在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的途中,机缘巧合地又一次见到了湘灵,当得知四十岁的她还未嫁人时,内心十分悲恸。两人与命运的抗争,最终还是失败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如此美好幸福的诗句,却起名为《长恨歌》。

江州一别之后,白居易与湘灵彻底失去了联系,再也无缘相见。

 

2

卖炭翁

公元782年,一个深秋的傍晚,天气突变,大雪骤降。十月飘雪在大唐的历史上实属罕见。

唐朝一共289年,其间气候曾经发生很大变化。大体说来,唐朝前期——从唐高祖时期到唐玄宗时期属于温暖时期;安史之乱之后,气候开始剧烈地变化,有时候很热,有时候又很冷,有时候冬天无雪,有时候冬天雪很大。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王双怀)

在皑皑白雪中,年幼的白居易跟着家人,忍饥挨饿,迎着刺骨的寒风艰难前行,切身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疾苦,从此立下“济世为民”的誓言。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又是一个下雪天,一位年迈的卖炭翁从终南山出发,在寒风刺骨中赶往长安西市。还没有休息多久,卖炭翁遇到了“奉上面的命令”来买木炭的宦官。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

 

满满一车炭,最终只换来了半匹红绡一丈绫。

在唐玄宗之前,宦官的地位很低。到了唐宪宗年间,受皇帝宠信的宦官横行无忌、独断专权,连这种木炭使的小职位也派人插手。

在集市上经常会有宫人,也就是太监,拿着朝廷的敕书,以朝廷需要采买东西为由买老百姓的东西。到了唐德宗晚年也就是贞元末期,宫市已经愈演愈烈,我看中什么就拿什么。他们还找了一些人专门给他们当帮凶,叫作白望。他们走在市场上,看中什么就把什么拉走,有的时候象征性地给一点钱,有的时候干脆不给钱,在整个市场上造成了广泛的恐慌。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于赓哲)

公元807年,白居易从周至县回到长安,并被任命为翰林学士。次年,又提拔为左拾遗。

身为左拾遗,白居易想通过建言献策使朝政清明、国家中兴,当他目睹了卖炭翁的遭遇,痛恨宦官恣意欺凌、掠夺百姓,《卖炭翁》由此喷薄而出。

当时,唐宪宗最宠信的宦官是吐突承璀——他自幼就在东宫陪伴唐宪宗长大。宪宗即位不久,就任命吐突承璀为神策军中尉,掌管皇城禁军。好友元稹曾劝白居易识时务,但关心民间疾苦、重振大唐的信念让白居易无所畏惧。

白居易还大力推行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力求用简洁的语言,击中社会热点和读者痛点。

新乐府运动是唐朝一场很重要的文学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运动。乐府诗是从汉朝流传下来的,乐府从民间采集诗歌,老百姓通过歌谣来反映自己的心声。因为这些歌谣要给皇帝听,所以需要配乐。到了白居易的时代,新乐府运动让这种文体尽可能地和音乐脱离,同时又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以白居易和元稹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推崇关注民生、抒写民意,主张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

(郑州大学教授 王士祥)

新乐府运动倡导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在中国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晚唐皮日休起,经宋代王禹偁、梅尧臣、陆游诸人,以至晚清黄遵宪,可谓一脉相承。

就在白居易高举新乐府运动旗帜时,他的母亲陈氏在元和六年(811年)去世了。按照当时的制度,白居易回到渭南老家守孝三年,丁忧期间,不再担任朝廷任何职务,等于暂时退出官场。

三年丁忧期满后,白居易返回长安,朝廷给他安排了一个太子左赞善大夫的职位,主要职责是匡正太子之得失。

这时,政敌的打击报复开始了。

公元815年六月初三的黎明,宰相武元衡像往日一样走出家门前往大明宫上朝,被暗杀。正在上朝途中的白居易恰好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刺杀。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大唐帝国四分五裂。为了铲除那些肆意妄为的节度使,宰相武元衡力排众议,主张用兵打击藩镇。这次刺杀行动的幕后主使正是边镇节度使。杀武元衡既是为了解恨,也是为了削弱主战派的力量。恐怖气氛笼罩着长安城,通向大明宫的上朝之路空空荡荡。

身为武元衡的好友,白居易第一个站出来说话,他上书朝廷要求严惩凶手,为宰相报仇,为朝廷雪耻。

白居易的越职进谏,彻底惹怒了早就对他心怀不满的朝廷大臣和宦官吐突承璀。他们在皇帝的耳边煽风点火,污蔑诽谤白居易。

在政敌的攻击下,公元815年,四十四岁的白居易被赶出京城,贬谪江州。宰相被刺,自己挺身而出,不但无功反而获罪。这对于一个直言敢谏的朝官来说,或许是最大的冤屈。

翻过秦岭,白居易在襄阳弃岸登舟,沿汉水顺流而下。在“逆风吹浪打船声”中,他乘坐的小船渐渐驶进了江州。

 

3

琵琶行

公元816年,一个深秋的夜晚,被贬江州的白居易送别朋友,一阵琵琶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嘈嘈切切、珠落玉盘之音,使黯然神伤的白居易听到了来自长安的神韵。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白居易《琵琶行》节选

能在偏僻的江州遇到老乡,琵琶女十分高兴,并敞开心扉向白居易讲述起自己曾经的过往。她从小选入教坊,曾在天子面前献艺,目睹过舞乐齐奏、气派非凡的盛况。

弹得一手好琵琶的歌女迅速在长安走红,不少富贵子弟都被她的美貌和歌技所倾倒。春风秋月的美好时光让琵琶女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的人生将是永不散场的盛宴。这一刻,白居易和琵琶女感同身受,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意气风发。

十六岁,他写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震惊诗坛。二十九岁,他成为同年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位。三十五岁,他又写下名扬天下的《长恨歌》,妇孺皆知。三十六岁,他被任命为翰林学士,为皇帝起草诏令,做机要秘书。那时候的白居易,人生一路开挂。

当镇守北疆的节度使安禄山扯起叛乱的大旗,大唐帝国开始在风雨中飘摇,乐舞日渐衰微。到了白居易时代,唐宪宗为准备和藩镇开战,宣布禁乐,以示自己励精图治的决心。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节选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战火频仍,动荡时局下琵琶女离开了皇宫。从小在教坊长大的她,生活里只有琵琶,生活也只教会她弹奏。当面对未来无法想象的艰难时,她选择嫁给一位茶商。然而丈夫重利轻别离,为了生意,把琵琶女抛弃在浔阳江边的一艘小船上。

琵琶女的经历,何尝不是白居易的写照?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白居易《琵琶行》节选

琵琶声如急雨般倾泻而下,宛如战场上的千军万马喊杀不断。终于,随着一声划破天际的高音,琵琶声骤停,一切归于平静。白居易一路开挂的人生也戛然而止。

朝堂上的白居易,教坊中的琵琶女,身份地位迥异的二人却在此时此地有着同样黯然的境遇和前路。两个人之间产生了同情和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就此让浔阳江边的邂逅定格成中国诗歌永恒的经典和传奇。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节选

 

在琵琶女的演奏中,白居易听出了繁华过后巨大落差的无限惆怅。满座的人都哭了,谁还没点不甘心和遗失的美好呢?而白居易是哭得最惨的,“江州司马青衫湿”,他对琵琶女感同身受,也在哭自己的曾经。

白居易不甘于现状,但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为了平复苦闷的内心,他开始频繁与僧人接触。

公元817年的农历四月,白居易来到庐山顶上的大林寺寻春赏花,看到了盛开的桃花,雅兴极浓,写下了《游大林寺诗并序》,此诗又名《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经历了世事变迁,白居易的诗进入了自由闲适的境界,能在寻常之景中发现独特的美。白居易现存的3000多首诗中,十之七八属于闲适、感伤之类,其中蕴含着浓郁的唯美、忧伤气息,这种内心情感与公元11世纪日本文人的审美情感是相通的,他们视白居易为异代知己。

那个时候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很开放的,日本曾派遣唐使来唐朝,不管是官方交流还是民间学习都很频繁。白居易的诗歌可能流传到了日本,有一本书叫《源氏物语》,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白居易诗歌的影响。

(郑州大学教授 王士祥)

为了寻求内心的平衡,抚慰受伤的心灵,从容应对从庙堂到江湖的生活落差,白居易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他表现得乐天知命,闲适恬淡。至于曾经繁华的梦,只能埋藏在心底。

庐山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成为中国文人偏爱的一座山。

2018年12月14日,江西庐山风景区出现雪后瀑布云。新华社发(秦永言 摄)

杜甫在成都盖草堂,白居易在庐山也建了一间草堂,开始在山水中不断寻求灵魂的解脱与精神的超越,“中隐”的思想也开始萌芽。

小隐隐于野,对于他来说日子太苦;大隐隐于朝,对于他来讲又不甘心。所以,他采取了一种中间状态,叫作“中隐”。换句话说,就是既不脱离政治生活,保持对国家的关怀,同时还要保持隐士的风骨。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于赓哲)

白居易在等待时机,一旦“时之来也”,就要“陈力以出”,把积蓄的能量完全释放出来。

公元816年的一个秋日,白居易突然收到妻子的堂兄杨虞卿的来信。唐宪宗顶住重重压力,决意对藩镇用兵,他以力主削藩的裴度为宰相,主持淮西战事。

白居易入仕以来,一直主张削除藩镇,复兴大唐。被困江州三年后,唐元和十三年(818年),在好友崔群的帮助下,白居易获得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升任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

 

4

白乐天

公元820年,唐宪宗去世,时年四十三岁。据史料记载,唐宪宗平定藩镇,完成帝国统一大业后,开始沉迷于道教,追求长生不老,最终离奇暴毙。

唐宪宗驾崩后,太子李恒在宦官的拥戴下登上了皇位,史称唐穆宗,次年改元长庆。李恒当太子的时候,白居易当过他的老师。有帝师身份的加持,白居易的仕途之路开始畅通无阻,先是被任命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后来又加朝散大夫,主要职责是给皇帝起草诏书,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朝廷举办了一期进士科考,结果出现了科考考官徇私枉法、科考重新举行等状况。“牛李党争”的地雷被引爆,双方开始互相打击报复,从此朝廷再也没有消停过。

牛李党争,朝臣相互倾轧。白居易看不到帝国变好的希望,认为时机已经不在了,凭一己之力无法扭转局势,他选择远离政治旋涡,独善其身。

当年十月,白居易开始担任中书舍人,这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踏进宰相的门槛,但长庆二年(822年)七月,他主动放弃中书舍人一职,出任杭州刺史。第二年,当地大旱,田地干涸,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白居易知道灾情后,决定引西湖水灌溉农田。

让他没想到的是,方案一提出,便遭到了杭州本地官员的集体反对。有人说,西湖水被放出将不利于当地官员们的仕途;也有人说,湖水外泄,湖里的生物将会无所依托,枯萎死亡。

面对如此荒唐的理由,白居易力排众议修筑湖堤。平日蓄水以备旱时,暴雨之日则开闸放水,以减水灾。为了说明筑堤的作用和灌溉方法,白居易专门写了篇《钱塘湖石记》,并刻石立于湖边,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只要做到“堤防如法,蓄泄及时”,百姓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

新修的堤坝,将杭州的过去与未来相连,堤上芙蓉杨柳、小桥亭阁构成了杭州的诗与画。据考证,如今西湖上的“白堤”并非当时白居易筑的那条堤,但人们为了纪念白居易,宁可把它称为“白堤”。这种美丽的误解,体现着杭州百姓对白居易的深厚情感。

2024年4月1日,游客在杭州西湖白堤上踏青赏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龙巍 摄)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前后三年,实际历时仅二十个月。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为杭州留下了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和六井清泉。

白居易杭州刺史任期满之前,大唐的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唐穆宗驾崩,年仅十六岁的太子李湛即位,史称唐敬宗,《新唐书》对他的评价是“昏童失德”。

失去帝师身份保护的白居易担忧自己重蹈“被贬江州”的覆辙,于是请求到洛阳任职。他从别人手中买下洛阳城东南履道坊的一座宅院,让疲惫的身心就此安顿下来。

此后,白居易先后在苏州、河南等地出任地方官。他在苏州疏通河道,在洛阳龙门开凿险滩,在远离朝廷的地方,白居易实实在在地为百姓造福。

2020年4月起,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推出“夜游龙门”活动。图为当年6月8日,游客在龙门石窟景区奉先寺游览。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公元826年,顽劣不堪的唐敬宗深夜醉酒,被政见不合的宦官杀害,年仅十八岁。至此,大唐的朝政完全被宦官左右。

大唐的天空再也看不到一点光芒,白居易救世济民的梦想也在现实面前支离破碎。此时的他想彻底隐退,一件喜事却不期而至。

公元829年,五十八岁的白居易竟然老来得子,这怎能不叫已经双鬓斑白的诗人欣喜若狂。白居易给孩子起名阿崔,细心呵护并寄予厚望。

若此时退隐江湖,自己将无法为家中老小提供安稳的生活。或许处于一官一隐的两者之间,才是最好的选择。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白居易《中隐》节选

此后,白居易在留司官的道路上走得优哉游哉,并为自己取字“乐天”。“乐天”来源于《易经》中的一句话:“乐天知命故不忧。”

在洛阳履道坊的宅院中,年过半百的诗人过着温馨和睦的家庭生活,妻子杨氏体贴贤惠,膝下的儿女也伶俐可爱,白居易安享着天伦之乐,似乎再无所求。

可是,好梦很快破碎了。公元831年,刚满三岁的儿子一病不起,没有多久便夭折了。白居易无能为力地看着怀中的儿子离他而去,悲伤得无以言表。更多的不幸接踵而至,这年七月,最好的朋友元稹也去世了,年仅五十三岁。

朋友的去世、孩子的夭亡使诗人倍受打击,他彻底被命运征服,从此开始向佛教寻求解脱。

龙门香山一个幽僻的去处成了白居易的精神避难地,这里有着苍润秀丽的山水和清净的佛寺,每日里暮鼓晨钟与蝉鸣鸟啼相应。佛教为他解脱了痛苦,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到了晚年,白居易“独善其身”的人生观和佛教思想结合,形成了他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生活理念。

公元842年,七十一岁的白居易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正式与朝廷脱离关系,过上了饮酒作诗、栖心佛门的恬淡生活。公元846年,白居易的人生在且吟且唱中徐徐谢幕,终年七十五岁,洛阳龙门香山成为他一生的终点。

(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来源于《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一书,已获授权。)

​       

编辑:章峰 审核:温小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