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科学院院士”井喷?科协发声

2024-05-09 15:24 阅读
九派新闻综合中国科协之声、澎湃新闻、央视网、红星新闻

  近日,一篇《花40万可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引发舆论质疑。

  5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协之声”发布署名为“钟科平”的评论文章《井喷式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折射出什么?》指出,各部门机构不应为“投机者”捧场站台。

  文章指出,有关部门和机构要注重激浊扬清,着力为科技工作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公平的创新环境。一方面,着力清理各类“野鸡大学”“山寨头衔”“违规评比”“收费表彰”,避免给任何取巧、钻营的投机者站台,更不可向其倾斜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并合理评价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确保其能够获得稳定支持,开展良性竞争。

  “欧洲自然科学院”是什么机构?

  起初是西安一名90后博士田某当选该院院士,成为“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士”,引发关注。

  随着媒体调查跟进,又发现这个“欧洲自然科学院”,虽然号称由欧洲多国科学家组织成立,但国内有多位教授都被披露曾收到有关参选该院院士的邀请函,声称付40-100万元服务费,就能增选成功,有的则表示“18万包过”。

  在多篇官方通稿的描述中,该“欧洲自然科学院(Europaische Akademie der Naturwissenschaften)”号称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由“多国科学家、学术团体创建”,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

  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负责人吴继华回应红星新闻称,自己也注意到了国内的相关舆论,但欧洲自然科学院对于申请者从来没有收取过任何费用,认定为院士的中国籍成员,也不会收取年费。

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负责人吴继华(右二)。图源:红星新闻

  而面对“山寨”“野鸡”的质疑,吴继华告诉记者:“科学院在欧洲更像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俱乐部’,聚集了众多热爱科学、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者。欧洲的院士评选门槛虽然高,但并不至于只有几万人中才能产生一个院士。只要一个人的科研成果真实、独立,且对科学发展有重要贡献,他/她就有资格申请院士。当然,最终是否能够成为院士,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评估。我们并不赞成给予院士们高于其他科学家的地位,这样反而会影响他/她在科研上的投入。”

  今年已有数十位人士获得“院士”头衔

  据澎湃新闻报道,有网友在网上搜索出数十位近年来宣称“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各界人士,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4个月就有两位数以上国内各界人士宣称获得了这一“院士”头衔。例如:

  今年1月3日,江西农业大学官网发布消息《我校副校长贺浩华当选2023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今年1月17日,“河南高教”微信公众号刊文《院士+1!郑州大学邵国胜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今年1月22日,日照广播电视台“直播日照”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日照的他,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今年2月23日,“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微信公众号刊文《这位毕业于二中的科学家,增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今年3月16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刊文《祝贺!我校邓三鹏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今年3月20日,“奉化科协”微信公众号发文《束学道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央视网评:警惕院士“帽子”沦为装点门面的道具

  众所周知,院士,特别是全职院士数量,在国内是衡量一所高校学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院士数量多寡,又直接与一系列的“待遇”相关,对应的是高校在课题数量、学术资源分配上的话语权以及各类评比排名上的现实利益。

  有此利害关系,一些高校可能也就有了拿“海外院士”来凑数的内生动力。在相关评价体系中,海外院士的“效力”是否与国内院士一致,目前还未有权威说法,但从公开信息看,不少高校在公布院士数量时,往往都会注明“含外籍院士”,这或许可以说明不少问题。

  不同国家的院士评选标准以及其对应的学术地位和含金量往往有巨大差异。比如,在不少国家,院士其实更接近于一种“会员”,甚至有的还明确院士需要缴纳“会费”,且评选机构也多属于民间性质。院士在很多国家仅仅只是一种学术荣誉,并不代表官方的背书,也不会附着显著的学术地位及其伴生的种种待遇。

  当然,不能将外籍院士的含金量一概否定,哪怕其评选标准与国内标准不一致,一些国内科研人员积极参选外籍院士,对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也是有益的。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外籍院士的含金量,各单位显然应有严肃、科学的评估。否则,只会刺激更多人“抄近道”,也给一些山寨机构可乘之机。

  说到底,院士其实是一个离普通人较远的身份,相关话题之所以能引发社会热议,并不仅仅是关心国外院士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更是担心我们的科研资源分配和科技评价机制,是否在助长某种以“帽子”评判人才的风气。

 

编辑:陈笑笑 审核:李运辉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