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如何治疗? 医生:运动和食疗很重要

2024-06-13 15:57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报道:一到春夏,很多人会感觉疲倦乏力不爱动,身体也感觉越发沉重,食欲也变得极其低下。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湿气在“搞鬼”。什么是“湿气”?“湿气”是从何而来的?祛湿的方法又有哪些呢?大江新闻客户端就此采访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南昌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王利勤。

  王利勤介绍说,湿邪,中医分为内伤湿邪和外感湿邪。外感湿邪主要由于外部潮湿的自然环境导致,比如多雨的春季和夏季的暑湿之邪,或者是居住环境潮湿所导致。内伤湿邪主要由于患者本身脾胃虚弱,运化水湿功能下降,再加上嗜食肥甘厚腻之物,比如大鱼大肉、烧烤油炸、甜食之类等导致。这些内外之湿郁结在体内,也可化热,导致湿热内蕴。

  湿气致病范围很广泛,包括脏腑经络、四肢、皮肤筋骨、五官九窍等。湿气具有不同程度的黏滞性,病性缠绵,不易速去。湿气因生发部位的特异性,有“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性趋下”的特点。

  王利勤表示,湿气沉积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生于周身表现为老觉得很累、乏力、身体困重、身热不扬、口干口苦口臭、睡觉流口水等。生于头颈,则会眩晕、昏蒙、颈项不适、头发油腻。生于胸腹,会导致胸闷不舒、脘腹胀满、咳嗽痰多、胸胁闷痛,容易发胖特别是小肚子。生于下焦,会出现下肢浮肿、白带量多、阴囊潮湿,大便黏滞不爽(容易粘马桶)或腹泻。生于肌肤,会有皮肤瘙痒、湿疹、痤疮,全身酸痛,疲乏沉重。生于关节,则有关节酸痛、肿大、屈伸不利。

  王利勤提醒,如果出现以上的临床表现之一,可以到医院中医科,由中医医师进行进一步的中医舌诊、脉诊。

  治疗湿气,中医认为,可进行舌诊。湿气重的舌诊主要表现为舌体胖大有齿痕,白腻苔为寒湿,或是舌边齿痕、舌苔黄腻为湿热。

  中医如何祛湿?王利勤认为,湿气排出途径为汗和大小便。但湿邪病性缠绵,不易速去。要想更有效地祛除湿气,还要根据寒湿和湿热的性质不同,来制定祛湿的方法。

  首先是运动疗法,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制定定期的、有规律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快步走、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等,适当出点汗,加速湿气从汗液里排出去。

  其次是避免外湿,不能在潮湿的环境中居住,潮湿的雨天减少或尽量不外出。居住地面环境保持干燥,洗完澡后要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所穿衣服要透气,避免淋雨涉水等。

  还有药食疗法。内湿的产生主要与脾胃虚弱有关。中医认为脾可以运化水谷津液,为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一旦脾的运化失常,人吃进去的水谷就不能变成人体可利用的有用津液,而变成了无用的水湿、痰饮停留在体内。因此祛湿的药物疗法应当从脾入手,可以适当服用健脾化湿的食物、中药来保健治疗。

  王利勤提醒,脾胃虚弱之人应少吃寒凉、油腻食物,多食用山药、芡实、莲子、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玉米须等食物。同时,健脾化湿的中药需根据寒湿和湿热性质的不同,请专业的中医师辩证使用,如茯苓、白术、党参、陈皮、佩兰、藿香、茵陈、黄柏、豆蔻、白扁豆、车前草、泽泻等。

  另外,祛湿还可进行中医外治疗法,如拔火罐、刮痧、中药足浴等。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