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爱上“骑游夜跑”

2024-06-16 08:12 阅读
当代江西

“作为当代都市年轻人追捧的一种时新生活方式,人们通过“骑游夜跑”观览一城美景,追寻品质生活,寻觅一种遗失的松弛感,同时也在其中拓宽社交边界,放大社交价值。”

 

昨天,南昌大型夜间体育活动“运动炫酷南昌 万人骑游夜跑”火热开启,上万名参赛选手集体出战,迎着晚风,在璀璨酷炫氛围中挥洒汗水,尽情感受南昌“一江两岸,多桥辉映”的秀美景色、文化底蕴和发展活力。

继半个月前的国际龙舟赛之后,南昌再次“上新”经典体育活动,用一场活力四射的万人“暴汗”运动,开启了“在路上”模式,引爆时尚生活新方式。

风光无限、热力无边的背后,人们为什么爱上“骑游夜跑”?这项运动的热度从何处来,未来又将跑向何方?

参赛选手跑过洪州大桥。史泽港/摄

 

夜间游泳、夜间健身、夜爬、夜跑、夜骑……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人选择在晚上走出家门锻炼健身,“骑游夜跑”等“夜健身”逐渐成为时新的生活方式。

不少参与“骑游夜跑”的人感慨,“白天被卖给了公司,只有晚上的时间属于自己”。还有人笑称,家门口就是免费体育场馆和健身绿道,没有人能抵挡这份便利的诱惑。

对“骑游夜跑”的变化,坚持夜跑多年的跑者感触颇深。“一开始只有零星几个人自顾自地跑,现在跑道多了、路线选择也多了,在路上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如今,在各大城市夜幕下的跑道上,能看到越来越多年轻的面孔。

国人有多爱跑步?《2023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显示,2023年全国范围内共举办800人以上规模路跑赛事699场,总参赛人次达605.19万人次。这背后,既是“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也是品质生活的自然追求,当然也离不开政府“有为之手”的幕后推动。

以南昌为例。仅2023年,南昌市新增绿道长度65公里,全市绿道总长度达935公里,生态公园、绿色跑道随处可见,赣江市民公园智慧跑道、高新区南塘湖绿道、九龙湖智慧公园绿道等,成为了人们绿色健康生活的新去处。

一边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滕王阁,一边是高楼林立尽显繁华的都市汇;一会是微风徐徐的江风扑面而来,一会是绿林掩映的花丛映入眼帘。在南昌,一张“九横、九纵、八环”的绿道网络,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跑起来。

如同此次“骑游夜跑”活动的一位跑者所说:“当得知可以近距离观赏南昌一江两岸美丽夜景时,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参与其中。想象一下,在璀璨的灯光下骑行,感受微风拂面,那种自由和畅快让人心驰神往。”

“万人骑游夜跑”活动中疾驰的骑手。史泽港/摄

 

在路上认识世界,在途中认识自己。当前,人们认识和感受自我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骑游夜跑”之所以能获得不少人的追捧,也因其所具备的独特之处。

观览一城美景。日落黄昏后,约上三两好友,或是一双跑鞋、或是一辆单车,绕着生态绿地,伴着习习凉风,叠石屏障、芙蓉长廊、绿树鲜花随处可见,还有摇曳的萤火虫点亮夏夜,低飞的蜻蜓预告雨天。这种亲近自然、抬脚能到的随性行、小确幸,让人松弛感拉满。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原本熟悉的建筑楼宇展现出另一番动人姿态,这种“熟悉的陌生感”令人沉醉。漫游跑道,抬头是高耸的摩天楼,左右是市井的生活烟火,临街窗户中透出的微弱灯光,还有擦肩而过的外卖小哥、代驾司机……与其说是“骑游夜跑”,不如说是与城市来一次亲密接触,在钢筋水泥的都市森林中寻见动感之美、人文之美。

满足品质生活。随着生活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休闲方式正在转变,愈发追求一种健康绿色的生活。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全球及中国自行车产业运行监测与消费需求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通常出于健身、代步、环保这三大目的而选择骑行,分别占比62.6%、59.6%和54.7%。

现代都市里的“打工人”每天两点一线式奔波,难免会感到身心疲惫,“骑游夜跑”便成为了一种新潮“降压”方式,人们得以借此放空身心,“散散班味儿”。夜幕下边骑边逛,“骑行族”用两个轮子,触摸城市肌理,体味城市烟火气。在南昌这座宝藏之城,迈开双腿、骑上单车,正成为了年轻人的一种新潮生活方式和时尚追求。

放大社交价值。随着健康中国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在社交平台,连接不同图案的骑行地图、晒出夜跑的装备穿搭、总结各类安全事项、记录下前后身材变化成为热帖,运动器械、路线选择、友好社交、城市打卡等都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成为“爆款”社交话题。

因为“骑行夜跑”,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饭搭子”“旅游搭子”。社交边界的拓宽,也带来了社交深度的延伸,“跑了几公里后,大家停下来在路边的小店里坐着聊聊家常、谈谈理想,这是久违的少年感和热血感”,谈及喜欢上“骑游夜跑”的原因,年轻跑者相视一笑,相邀消失在道路尽头。

参赛选手纵情奔跑。史泽港/摄

 

这次南昌“万人骑游夜跑”再次奉献了一场经典主题体育活动,让更多人看到了一个动感南昌、活力南昌的另一面,它也是近年来南昌文旅“热辣滚烫”的一个注脚。

热闹之后,如何让“骑游夜跑”之“热”留住更多“余温”,是留给南昌以及所有城市的发展之问。

引领时尚潮流。当前,“骑游夜跑”等低门槛、轻投入的体育健身活动已成为群众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作为公共体育设施的主要供给方,让“骑行夜游”带来的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是时代所需,也是应有之为。

要在经费投入、场地类型、智慧管理、共享利用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合理利用城市空置场所、废弃厂房、地下空间等“金角银边”区域,让废弃荒地“变身”体育公园。聚焦沿江、沿湖、沿绿区域,建设更多“畔江、连桥、贯城、串趣”的生态绿道,让更多人可以畅享优质丰富的山水风景和绿色福利。

点亮消费“夜”态。“骑行夜游”等夜间体育运动使得城市“夜经济”元素日趋多元化,城市的烟火气更浓。火爆的夜间运动进一步聚集了人气,反向促进夜间消费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六成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经济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2.5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0.25万亿元。

“人员流量”势必带来“经济增量”。着眼于“夜色搭台、经济唱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需制宜,积极整合健康需求、社群价值、品牌文化,将体育夜经济与夜间美食购物、文化娱乐和旅游等融合发展,把吃穿住行游购娱等连点成线、串珠成链,推动“夜经济”不断迭代、持续“破圈”,跑出经济增长的“加速度”。

做好留才文章。一场体育活动,不仅是竞技的比拼,更是展示城市实力、人文历史、发展活力的窗口。此次万人骑游夜跑活动中,人们既能领略一江两岸的秀美风光,也得以走进城市文化秀场,感受“自信、发奋、齐心”的精气神,饱览英雄城的生态之美、待客之诚、发展之速。

把活动带来的“泼天流量”转化成为“人才留量”和“发展增量”,离不开环境的沃土。既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好生态环境,依托丰富的山水生态资源,打造更多家门口的“诗与远方”;也要打造“近悦远来”的发展环境,把服务理念植根于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让各类人才在城市发展的“快车道”上放手骑行、疾步快跑。

 

编辑:吴梦婷 童文静(实习生) 审核:李薇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