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梅”上线,如何防汛避险?

2024-06-28 21:58 阅读
新华网
自入梅以来,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等地频遭强降雨侵袭。这轮梅雨为何被叫作“暴力梅”?强降雨还将持续多久?可能引发哪些次生灾害,如何防汛避险?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金小霞接受了新华访谈的专访。
 
这轮梅雨为何被叫作“暴力梅”?
 
金小霞:梅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种典型的天气气候现象。自今年6月以来,在江苏淮河以南地区,降水过程频繁,降水量集中,这一天气气候现象不是局部性的,而是东亚大气环流季节性调整的产物。气象上,针对梅雨期降水量的多寡,有“丰梅年”和“枯梅年”的说法,而对于大家口中的“暴力梅”,通常是形容梅雨期间降水强度大、时间长。
 
为什么会形成“暴力梅”?
 
金小霞:今年这一轮梅雨的开始,伴随着副热带高压的显著北抬,副高脊线位置北抬至北纬20°附近,并且能够稳定地维持一段时间。这样,西南暖湿气候将沿着副热带高压的外围输送至长江中下游一带,与此同时,北方冷涡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了长达数千公里的梅雨锋,造成了梅雨期持续的强降水过程。
 
长三角地区今年什么时候入梅?
 
金小霞:今年,在6月18日-19日前后,长三角地区入梅。6月19日,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入梅,入梅后江苏已经历两轮强降水过程。其中苏南南部和沿江东部地区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7-8级雷暴大风。从入梅以来江苏累积降水量来看,沿淮及以南地区降水量达到30-100毫米,部分地区降水量达到100-280毫米,北方地区降水量相对少一些,在30-70毫米。
 
新华访谈:强降雨还会持续吗?
 
金小霞:根据最新资料分析,未来梅雨主雨带有所摆动,仍然会有两轮强降水过程。受到低层切变线影响,淮河以南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其中苏南地区中到大雨,局地暴雨。6月28日夜间至6月29日,受气旋东移影响,江苏省自北向南又将有一次强降水过程,强降雨期间也将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另外,受气旋东移影响,6月29日-6月30日陆上最大阵风达到6-8级、沿海海域8-10级。
 
长三角地区今年什么时候出梅?
 
金小霞:预计7月上旬中后期出梅。随着副热带高压的逐步北抬,整个雨带也将会北抬至淮河以北地区,那么长三角地区的梅雨季也将宣告结束。
 
强降水可能引发哪些次生灾害,如何防汛避险?
 
金小霞:第一,在梅雨期间,部分地区降水强度大,需提前做好暴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防范强降雨可能造成的城市内涝、农田积涝、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第二,降水期间强对流天气较多,容易产生雷电、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要增强气象灾害防御意识,防范对人身安全、交通运输、户外作业及农业生产等产生不利影响。第三,梅雨期间部分地区仍有高温天气,防范其对水电调度、人体健康及户外作业等产生不利影响。
 
 

编辑:汤吉宁 童文静(实习生) 审核:倪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