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刷展去!

2025-01-03 05:23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深冬来临,不妨去温暖的地方,继续我们探索世界的脚步:去江西省美术馆,阅读城市崭新的文化叙事,聆听相融共生的中德当代艺术交响;或者叩开一座座高校博物馆的大门,见识神秘的宝石,走近大国重器,追溯红色记忆……一起存储足够多的文化记忆过冬。                 

——编 者

江西省美术馆:遇见“人民的记忆”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秋兰

  在南昌八一广场,时间是流淌的,街道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人走了一茬又一茬;时间又是凝固的,这里的街道、建筑,共同构建起南昌人的集体记忆,无论怎么变,很多细枝末节已经渗透到他们的生活肌理中,用江西籍艺术家雷子人的话说:“折叠出几代人对一座城市的情感。”

  其中有着年代烙印的“展览馆”,已转身成为今天的江西省美术馆,这样一座建筑,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无论几易其名,它都如一位长者,阅尽八一广场的前世今生。

  展说:空间的集体记忆

  一个展,道尽城市变迁物换星移。

  “这里藏着一部八一广场演变史!”近日,初来南昌的贵州游客王稼参观完江西省美术馆三楼的常设展《人民的记忆——八一广场空间叙事与美术表达》后连连赞叹。她告诉记者,南昌八一广场全国闻名,但之前她对八一广场的道路、建筑等空间演变并不了解,看完这个常设展,才感觉到自己是真的站在了时间的河流里,触摸到这个城市的肌理,对南昌八一广场历史有了较为明晰的认知。

  “这样的感觉很奇妙。美术馆并不是孤立的,作为八一广场空间构成的一部分,它让游客既身在其中又游离其外,得以俯瞰城市变迁。”随着展览,王稼看到了八一广场“道”“场”“域”的空间变化和时间叙事。

  王稼从常设展看到了“道”的来源。1928年,在拆除了南昌旧有城墙后,规划全长1900米的安石路开始修建,1951年,安石路开始改造,路面拓宽到60余米,并更名为八一大道。1956年12月31日,人民广场竣工,八一大道与人民广场一同成为南昌市区的中心。

  常设展还让人看到了“场”“域”的变化。1952年,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落成;1953年,江西省博物馆筹建、省妇幼保健院始建;1954年,工人文化宫始建,同期中苏友好馆建成;1956年,江西饭店、江西艺术剧院建成;1958年,南昌百货大楼建成、南昌服务大楼建成;1959年,广场西侧新建一座砖木结构的主席台,1966年,主席台改为混凝土结构;1974年,八一广场新华书店始建;1977年,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动工;2001年,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加高8米、向西平移6米,广场增设大型音乐喷泉,拆除广场北侧主席台,工人文化宫、原省博物馆拆迁,兴建财富广场、万达广场等商业广场;2012年,新华书店爆破拆除重建……

  2017年,八一广场周边的地标建筑群经历了一场“退商还文”的功能更迭。外立面、景观、照明进行了大改造,围绕“纪念广场、城市客厅”这一定位进行了整体性的提升。先后改名江西省革命历史展览馆、江西省革命博物馆、江西省展览大楼、江西省展览馆、江西省展览中心、新大地(东方)电脑城的现江西省美术馆,更成了时间的证人,目睹了八一广场空间的不同时期变化。随着江西省美术馆的挂牌,南昌人重新有了一个公共文化空间,得以享受城市艺术之美。这里展出的大大小小美术展,给了南昌这座城市更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熏陶。

  “八一广场周边地标性建筑的变迁与转型,像一个巨大的记忆系统,存续着南昌人的记忆。”王稼在观展时发现,有不少上了年岁的本地居民也会结伴前来观展,他们在老地图、老照片、老物件前久久凝视,悄声低语,恍如穿过岁月与年轻的自己对话。

  馆见:城市的文化叙事

  一个馆,饱览城市发展的前世今生。

  “这里一直是八一广场的‘流量担当’。从革命历史展览馆到展览中心、新大地电脑城,南昌人的日常都有着它的身影。”江西省美术馆副馆长雷晨告诉记者,1992年,省展览馆、省工业展览馆、省农业展览馆三馆合并组建成立江西省展览中心。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先后举办全国性与全省性展览活动1000多场;在作为东方电脑城、新大地电脑城等商业场所时,更是迎来送往着如潮客流。“退商还文改造以后,江西省美术馆主要承担美展、收藏、研究、教育、交流、服务等职能,并且以它富有年代感的建筑特色,成为八一广场乃至南昌的地标性建筑和网红打卡地。”

  “网红”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南昌每个月首日的常态化升旗,让八一广场在嘹亮的国歌声中醒来,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人群,在这里见证五星红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见证这个军旗升起的地方骨子里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当五星红旗升上了高空,游客们转身发现江西省美术馆能够延续他们喷薄的热情。这个年代感满满的建筑,正上方的红色五角星格外耀眼,由此,以江西省美术馆为背景拍下一张手执小红旗的照片,正如当年八一广场东方红照相馆为游客拍下以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为背景的照片一样,有着时代意义。

  2024年第二季度,江西省美术馆入选“中博热搜榜”热门百强美术馆榜单,由第一季度的全国第30位前进至第14位。

  “江西省美术馆不仅仅是游客留影拍照的背景,还以高水准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助力省会南昌从‘网红’到‘长红’。”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叶蓉表示,近年来,众多高品质美展和精彩活动不断在这里绽放,让美术馆火起来,成为市民游客欣赏美术佳作、感悟优秀文化的艺术殿堂,实现观众与艺术的双向奔赴。

  雷晨介绍,仅在2024年国庆节前后,江西省美术馆就进行了《沸腾的红土地——江西革命与建设主题美术作品展》《叙事中国——全国叙事性、主题性版画作品邀请展》(江西巡展),《赣鄱情深协韵芬芳——江西省政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七十五周年书画展》等众多高品质展览。最近,《相融共生:中德当代艺术展》更是邀请到具有代表性的18位中国艺术家和35位德国艺术家共同参展,集中展示中德当代艺术家作品上百件/套。

  “在这里参观过《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今天再看《相融共生:中德当代艺术展》,感觉非常震撼,省美术馆在不断扩大南昌人的艺术视野。”南昌市民万方是省美术馆的常客,他对美术馆的文化功能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2024年以来,省美术馆以公教活动促大众美育,推出公教活动50余场,讲解员活动70余场。国庆期间,省美术馆不仅推出延时闭馆服务,还陆续举办‘美术馆中的戏剧会·遇见赣剧’‘送你一朵小红花·热缩片创意工坊’‘彩韵赣鄱·草木染艺——江西省美术馆非遗探索之旅’‘艺海漫游计划之认识亨利·马蒂斯第一期——拼贴体验’等活动,充分点燃观众的参与热情,吸引新一代年轻群体走进美术馆、爱上美术馆。”雷晨介绍,省美术馆还将通过打造生活艺术化,在自有空间里搭建“艺术+”情景,如美术馆+非遗、美术馆+音乐、美术馆+文创、美术馆+餐饮等,以丰富多样的跨界融合方式,拓展美术馆的服务功能,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解锁“美术馆+”的更多可能。

  手记

  在美术馆找到过往

  不可否认,江西省美术馆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它在八一广场的空间叙事里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人民的记忆——八一广场空间叙事与美术表达》策展人徐娣认为,美术馆对于一个区域而言,不仅是艺术作品展示、教育、传播、收藏等功能的重要场所,更应该唤起情感与记忆。“观众在美术馆中能够找到‘自己’的痕迹,并建立起人与建筑、生活、岁月的情感与回望。”

  江西省美术馆,是岁月遗留给我们的“老物件”。我们看见过去岁月里在馆前空间夏夜纳凉的自己,在熙熙攘攘的展销会中的自己,在电脑城里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买电子产品的自己……而艺术的强大诱惑力,让后来者在这个文化空间看见艺术的多元表达和先锋存在。我们面对艺术作品的每一次心动、每一次奔跑与燃烧,都有可能成就时间空间的回响。

 

高校博物馆:好看好玩又有料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芳

  在当下的文博热潮中,博物馆一票难求成为新的文化现象。与综合性博物馆相比,高校博物馆个性鲜明,大多以大学学科特色为依托,承载着某一领域的专业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其中一些馆藏精品更是学术研究的珍贵资料,也是中华文明史中不可小觑的宝贵财富,非常值得一探。

  展品小众又硬核

  “之前了解过相关航空器知识,今天能亲眼见到强-5飞机,太激动了。”南昌航空大学孝彭书院航空材料专业学生余洋洋,一进航空科技馆,就被场馆中央摆放的强-5飞机所吸引。

  2024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开幕当天,在南昌航空大学内,一座融合了科学性、教育性、体验性的航空科技馆正式开馆,与观众见面。

  强-5是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种强击机,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1958年,这架机型开始研发,1965年迎来首飞,3年后便开始大规模生产,直到2012年交付最后一架,强-5以47年的服役时间书写了一段传奇。强-5的设计者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南昌航空大学前身)首任院长陆孝彭。而在强-5研制过程中形成的“自强自立,求实创新;百折不挠,团结奋进;献身航空,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也成为中国航空工业自强不息的写照。

  科技的魅力让参观者心向往之,自然的造物神奇也让人惊叹。大型海百合化石标本镶嵌在墙壁内,让人感受到来自远古的震撼;整窝的恐龙蛋化石安静“躺”在展厅内,仿佛向观众诉说着亿万年前的故事;巨型晶洞里的紫水晶宛如深邃天穹里的群星,夺人眼球……在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图书馆,藏着一个“宝藏”博物馆——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一次奇妙的自然探究之旅开启。这里展示了自然遗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两大类:矿物(宝石)和古生物化石。前者是地球及太阳系46亿年来形成与演变的产物,后者代表地球生物30多亿年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生物遗骸与遗迹。

  展品中不乏世界顶级的藏品与首次展出的精品,比如格里比亚努斯古蟒化石,世界最大红硅钙锰矿,重约95000克拉的海蓝宝石“蓝月”等。

  而在赣南医科大学红色卫生史博物馆展厅核心位置的玻璃展柜里,陈列着一套木质课桌椅,桌面上有一架木灯台,煤油灯碗里还有灯芯。“这可是我们博物馆展馆最有价值的文物,它来自中国共产党1931年在瑞金创办的第一所军医学校——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这是学校筹建博物馆时,从当地原封不动搬来的。”博物馆学生讲解员呙幸子介绍说。

  赣南医科大学红色卫生史博物馆是一座陈列展示、宣传研究中央苏区卫生史的专题性院校博物馆。它的展品中,有红军医院伤病员用过的木质火笼、称量中药材的戥秤,骨质秤杆,手术器械,还有药业合作社股票、红军编撰的医药卫生书籍等。走进这座博物馆,仿若穿越至了那个年代,敲开了红军医院那扇门,看见了军医们在战火硝烟中,救治伤员、医治百姓……

  内容专业且精深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红色医疗卫生和人民医学教育的发源地,形成了具有独特价值的红色卫生文化资源。赣南医科大学红色卫生史博物馆用“创建红色卫生”“开展卫生运动”“培养医务人才”等篇章,展示了1927年到1934年间的红色医疗卫生史料、物品、图片等藏品近1500件。百年前的故事,在老物件身上静静铭刻着。

  江西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旋翼机和固定翼机研发生产能力的省份。江西航空的演进始终追随着祖国航空事业前行的步伐。漫步在南昌航空大学航空科技馆内,观众能看到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南昌首飞后,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给洪都航空全体职工的嘉勉信;还能看到占展区四分之一部分的“江西造”国产大飞机C919的“成长日记”……从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到现代航空科技的日新月异,七个展区所展示出的航空文化见证了人类探索苍穹的历史和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

  不仅有强-5,馆内还有包括直-11、K-8、歼-15、歼-20在内的10余架军用和民用航空器的实体与模型。这些硬核展品集中亮相,“圈粉”众多,吸睛无数。每一架航空器的背后都承载着中国航空科技的关键突破,见证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创新与进步。

  “在人类探索天空的征途中,航空业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交通方式,更孕育了一种独特的航空文化。在教育领域,航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为重要。”该校航空宇航学院党委书记江凡介绍,学校建设航空科技馆不仅能用于教学、科普,还能激发参观者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光环”也不少。自2020年开馆以来,它已入选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南昌市科普教育基地等。

  每个藏品背后,都有着独属于它的故事。就拿镇馆之宝之一的“红硅钙锰矿之王”来说吧,它原产于湖北黄石的冯家山矿,曾在米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2015年,宝石矿物研究专家刘光华在米兰自然历史博物馆观展时,发现了这块中国的珍宝,克服重重阻碍,最终将其买下,让它永远回归中国。

  是研究者的“蓄水池”,也是服务社会的科普地

  为何学校内会有一座专注自然遗产的博物馆?“这里既是博物馆,也是学生的实训基地,还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探讨自然奥秘与学习自然科学的场所。每年的新生开学第一课,参观博物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刘光华介绍。

  博物馆不仅把社会公众“请进来”,还把科普服务“送出去”,自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校内外参观者6万余名。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主任周筱旭告诉记者。

  开门办馆的还有赣南医科大学红色卫生史博物馆。该馆得到了民间收藏家、苏区历史爱好者等各方人士的热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他们纷纷将有关资料或实物无偿捐献给博物馆,丰富了博物馆馆藏资源。

  谢焕辉曾任红军第一后方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等职,他的后人捐赠了谢焕辉使用过的藤编药篮、戴过的老花镜,以及撰写的回忆录和学医笔记等实物照片。就拿谢焕辉的笔记来说,手掌大小的笔记本上,用米粒大小的行楷誊写的学医心得,没有一处误抄涂改,尽显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精神,十分珍贵。

  博物馆是研究者的“蓄水池”,也是思政教育“体验所”。赣南医科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便是参观红色卫生史博物馆,让新生们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白手起家,一步步建立、发展、完善苏区医疗卫生体系,保障军民生命健康的历史,走好医学生从医之路的第一步。

  早在2011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就印发文件,部署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鼓励高校博物馆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效益。当下,藏品的“高冷”属性已在多方努力之下被剔除,它们亲切可感、近在眼前,“飞”入寻常百姓家。

  走,一起去逛高校博物馆,触摸真实可感的历史,用更多元的视角解锁有趣的江西文化吧。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