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武术之乡”出了432名英烈

2025-01-08 11:02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刘梓华故居

江西宜春袁州区水江镇人刘梓华是“飞夺泸定桥22勇士“之一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沈冠楠王琴红报道:“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刘梓华,是我们水江镇人,而且还是个练家子!”近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水江镇退休干部黄波等人向记者揭秘,水江籍烈士在册有432人,均出自“武术之乡”。

  刘梓华参军前已会武术

  深冬的赣西大地,山川寒色。在水江镇上洞村革命烈士刘梓华的故居里,上洞村党支部书记刘国荣透露,村里有习武传统,刘梓华的祖父也是当地有名的“教头”。在参加红军之前,刘梓华就已掌握一些武术、散打的技巧,如八门拳、战拳、板虎拳等。

  1935年5月26日,为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中革军委命令刘梓华所在的红四团火速抢占泸定桥。5月29日晨,昼夜奔袭120公里的部队抵达泸定桥,并很快占领了西桥头。

  当时的泸定桥,悬于大渡河上30多米的高空,没有桥墩,只有13根摇摇晃晃的铁索,从河东岸拉到河西岸,长百余米。敌人不仅抽走了铺在9根铁索的木板桥面,还在桥的尽头架起了机枪,情况万分险恶。

  1935年5月29日下午4时,红军打响了长征中生死存亡的一战——“飞夺泸定桥”。

  “22名勇士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向铁索桥,攀爬上铁索前进。”这是杨成武将军在回忆录中关于泸定桥之战的经典描述。这22名勇士中,就有刘梓华。他和战友们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个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攀爬在铁索上,奋不顾身向大渡河东桥头猛扑。后面的战士紧随其上,铺设桥板。待到夕阳洒满河谷之时,红旗已插在了泸定桥的东岸。

  “身下是万丈深渊,前方是枪林弹雨,在几根铁索上突击,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袁州区水江镇退休干部、长期搜集刘梓华事迹的黄波告诉记者,刘梓华的武术功底,帮助他顺利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黄开泰喜欢使刀弄棍

  记者了解到,宜春市袁州区民间练武者众多,是农民武术之乡。公开资料显示,袁州武术起于唐,盛于清,普及于新中国成立后,南庙、天台、水江、慈化等地习武风气浓厚,武术人才辈出。

  闻名湘赣边界的特等烈士黄开泰,是水江镇水江村社背组人。黄波告诉记者,他幼时学过拳术,喜欢使刀弄棍,身手矫健,成年后参加北伐军,练就了一身神枪绝技,弹无虚发。

  1930年,黄开泰参加苏维埃赤卫队,被任命为赤卫队队长,领导地方武装革命。同年5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黄开泰留在苏区打游击,因敌众我寡,加之叛徒出卖,不幸在1936年11月19日中弹牺牲。

9岁“小将”黄盛良参加了民间武术交流大会

   432名英烈出自“武术之乡”

  一招一式灵活多变、刚劲有力,刀光剑影之间尽显侠者风范……近日,一场民间武术交流大会在袁州区水江镇快荣村举行,四面八方的民间“打师”“老把式”及武术爱好者聚集于此,以武会友。

  据介绍,当天有26个武师进行了展示,最年长的83岁,最小的6岁。表演项目包括既有少林罗汉拳、少林双鞭、武当太极十三式等传统武术,也有水江本地家传的民间刀法、拳法。

  来自快荣村的9岁“小将”黄盛良也参与了这次交流会。虽然习武只有1个多月,但他的一套“五虎拦街拳”已耍得有模有样。黄盛良的祖父黄说,之所以教孩子习武,一方面是想让他借武术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则是“别丢掉传家的武艺”。

  记者获悉,自1930年起,水江镇各乡均成立了赤卫队。《江西省革命烈士英名录》中,记载的水江籍烈士就有432人,均出自袁州区的“武术之乡”。而据水江镇1984年的一次调查中显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该镇有1万余人参加革命斗争活动,3000余人牺牲,许多人成了无名烈士。

  水江镇宣传委员吕健勇表示,举办这次民间武术交流大会,也是希望将水江、南庙等袁州武术推广出去,营造符合时代特色的崇文尚武新风尚,培育时代新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