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找准特色,讲好江西的“小城故事”
“郡县治,天下安。”赣鄱大地,县域经济正如春笋破土、蓬勃生长,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特色发展之路,绣出了一幅“小而美、特而强”的时代画卷。
上栗,以花炮产业闻名遐迩,是“中国烟花爆竹之乡”。这里的花炮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从传统的家庭作坊到现代化的生产企业,上栗花炮不断转型升级。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研发环保、安全的新型花炮产品,把“危险品”变成“网红IP”,拓展国内外市场。既避开了明火隐患,又创造了“四季可看、雨雪无阻”的新体验。当地花炮企业研制的“冷光烟花”,成为都市咖啡馆、婚礼策划的抢手货,巴掌大的产品利润抵得上一箱传统鞭炮。这种“危险行业安全化、传统产品时尚化”的转身,让上栗花炮产业三年内产值增长47%。据萍乡海关统计,2024年,萍乡出口烟花爆竹21.4亿元,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花”。
奉新,以“一株苗木”撬动亿元产业,是“靠山吃山,吃出新花样”的典范。九岭山脉64.54%的森林覆盖率,孕育出10.13万亩“绿色银行”,奉新背靠资源优势,将传统种植业升级为“花木+文旅+会展”的复合经济。音乐灯光秀点亮青山翠谷,鲜花市集飘出艾米果香,昔日的“苗木大集”蜕变为三产融合的“产业会客厅”,传统产业焕发出“接二连三”的乘数效应。数据显示,2024年全县花木产值达3.5亿元。
纵观江西县域经济版图,特色发展路径清晰可见。从上栗县的“烟花经济”到奉新县的“花木+”,从乐平市的“绿菜篮”到贵溪市的“铜链条”,在江西的山水间,一场“无问大小,但求特色”的县域经济变革正悄然上演。特色突围,拒绝“千城一面”:贵溪市将铜丝做到比头发细,突破“卡脖子”技术,让“世界铜都”招牌闪耀航天领域;链式崛起,打通“任督二脉”:乐平市用上海青做成预制沙拉,24小时冷链直达长三角,田间到餐桌溢价四倍;城乡共舞,激活“一池春水”:婺源县在油菜花海中办起星空音乐会,民宿主理人兼职自然教育导师,游客人均消费大幅跃升。据当地旅游部门预计,今年油菜花赏花季,婺源县将接待游客530余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0亿元……这些县城的发展实践,印证了“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命脉”。县域经济不是“摊大饼”,而要“蒸小笼”——找准特色、做精做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小县城也能闯出大天地。
拒绝“千城一面”的平庸,深耕“一县一品”的特色,跳出“低价竞争”的泥潭,攀登“价值创新”的高地。当越来越多的县城像奉新、上栗这样,把“祖传宝贝”变成“时尚潮品”,江西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必将绽放更多“小而美”的精彩。讲好江西的“小城故事”,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县域力量”。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姚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