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出发展韧性——景德镇高新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掠影

张愉 本报全媒体记者 邱西颖 李政昊
在位于景德镇高新区的长虹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大厅的一角专门辟出一个展台,陈列公司生产的各种压缩机。“长虹华意连续12年产销规模全球第一,全球平均每三台冰箱就有一台使用我们公司生产的压缩机。”长虹华意战略规划部部长崔磊告诉记者。
长虹华意只是景德镇高新区大力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面对机遇和挑战,制造业如何“链”出发展韧性?近日,记者走进景德镇高新区一探究竟。
“链”上数智时代
在长虹华意总装车间,新建成的壳体生产线上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这是公司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条生产线。”崔磊向记者介绍,“公司大部分生产线自动化率达到80%,5秒即可生产一台压缩机。”
从“华意制造”走向“华意智造”,带来的是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持续提高。刚刚公布的一季度业绩显示,长虹华意实现营业总收入34.86亿元,同比增长4.35%。
数智时代,数智技术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为推动企业“智改数转”,景德镇高新区制定工作要点和试点实施方案,建立数字化转型联席会议机制等,还出台相关专项奖补政策。数据显示,该高新区109家企业完成数字化“入企诊断”,已有66家企业启动“数转”改造。去年,链主企业长虹华意的高效压缩机生产线装备更新及数字化转型升级改造项目成功申报第二批超长期特别国债3150万元,是景德镇市当年“两新”领域最大一笔单项资金。
“链”向未来产业
走进作为瞪羚企业的江西直升机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小巧的黄色无人直升机。“这是国内第一款气象型无人机。”江西直升机有限公司子公司江西通航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晖告诉记者:“这架无人直升机专为中国气象局定制,可实时测量云滴大小、探测空气中的含水量,进行更精准的人工增雨作业。”就在记者采访时,来自省外的气象部门正在现场考察该款无人直升机。
低空经济,机遇无限。江西是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之一。江西直升机有限公司提早谋划,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从通航制造、通航文旅、通航机场、通航运营等四方面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展望未来,朱晖信心满满:“随着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预计公司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
在景德镇高新区,逐梦新蓝海的江西直升机有限公司并不是个例。据了解,该高新区现有航空类企业(单位)65家、新型研发机构4家,聚焦高附加值航空配套、直升机及通航、无人机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三大赛道,以厂所为牵引、龙头为带动、强链补链为抓手,不断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航空产业与新材料(先进陶瓷)产业、新能源产业一起,成为景德镇高新区打造未来产业的重要支撑。
“链”出无缝对接
记者来到北航江西研究院景德镇分院时,见到几个指甲盖大小、形状各异的“巧克力块”。“这是航空陶瓷刀具的刀片,目前我们的航空陶瓷刀具全链条实现技术自主可控。”研发中心张鹏博士言语间满是自豪,“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孵化了公司,推动项目产业化。”据了解,该院实现航空陶瓷刀具国产化研发,助推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升级迎来新突破。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离不开平台的搭建。景德镇高新区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以“真金白银”支持各类创新要素汇聚。截至去年底,该高新区拥有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和海智工作站等省级企业创新平台20余家,一批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产学研用基地等相继挂牌。
为进一步畅通技术转化渠道,景德镇高新区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深化产学研联合攻关,并推动重大科技设施等向集群企业开放。目前,该高新区已与北航江西研究院景德镇分院、昌飞公司三方签订共建航空先进技术实验室合作协议,正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建设。政校企深度合作,将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高速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无缝对接,带动产业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