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能拍到百公里外的庐山?专业人员:可以的
日前,在抖音平台上,一个名为“在江西”的账号发布了一段在南昌拍摄到百公里外庐山的视频,立即引发网友热议,有些网友持怀疑态度,认为视频中拍摄到的不是庐山,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在空气通透和拍摄设备好的情况下,在南昌利用无人机拍摄百公里外的庐山是可以办到的。那么,在南昌到底能不能拍摄到庐山?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市民讲述
凌晨起床登上楼顶 用无人机拍下视频
6月29日晚,记者联系到市民吴先生,也就是“在江西”账号的所有者,他向记者讲述了拍摄这段视频的来龙去脉。
“我比较喜欢摄影,希望通过拍摄南昌的美景来宣传这座英雄城。”吴先生表示,此前他曾刷到网友发布的利用无人机从深圳拍到百公里外广州塔的画面,以及网友从成都拍摄到几百公里外四姑娘山的视频,就一直想拍一段在南昌拍摄到百公里外庐山的视频,但一直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时机。
6月28日5时许,家住新力象湖湾的吴先生早早起床观察天气情况。经过前一晚的暴雨洗礼,南昌天气很好,空气通透。他意识到拍摄庐山的机会来了,立即拿起无人机,来到楼顶,启动无人机飞向高空并向北方拍摄。拍摄过程中,吴先生特意选择了南昌地标建筑南昌之星摩天轮和绿地双子塔,希望将它们和庐山同框。
“在无人机飞行高度大约300米、镜头六倍变焦的情况下,在视频中的最远处完全可以看到庐山。”吴先生表示,他还查看了无人机遥控器的地图,最终确定真的拍摄到了庐山。
这令吴先生高兴不已,他立即在自己的抖音账号上发布了相关视频,与广大网友分享喜悦的心情。
网友热议
真能拍摄到庐山?网友意见截然不同
让吴先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发布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的巨大争议。
在评论区内,网友们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网友表示,视频中远处的山脉确实是庐山的轮廓,以拍摄者的角度向北拍摄,并没有其他高的山脉遮挡,在空气通透的情况下,用高变焦的镜头拍摄到庐山是完全可行的。为了佐证己方的观点,有网友发布了在地图上从南昌之星摩天轮到庐山的连线截图。还有网友表示自己就是庐山人,视频中远处的山肯定是庐山。
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从南昌到庐山的直线距离约100公里,考虑到大气、地球曲率等因素影响,要利用无人机在南昌拍摄到庐山基本不可能,视频中拍摄到的可能是梅岭或永修的云居山。
对于网友的疑问,吴先生专门进行了解释。他表示,从南昌之星摩天轮和绿地双子塔一直向北,刚好就是庐山,视频中的山不可能是其他山。
专业人士
能见度高设备强劲 拍到庐山不是问题
在南昌市区用无人机到底能不能拍摄到庐山?
据了解,吴先生拍摄视频时用的无人机是大疆御4 Pro。南昌一家大疆体验店的销售人员介绍,以大疆御4 Pro的性能,在天气条件好、能见度达标的情况下,拍摄到百公里外的风景是能实现的。
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秘书长熊勇告诉记者,如果空气通透、设备性能好,从理论上讲,在南昌拍摄到庐山问题不大,而且通过吴先生拍摄的视频来看,画面中远处的山应该是庐山。
为了对此进行验证,熊勇邀请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会员单位、专业从事测绘的三维数字科技(江西)有限公司利用同款无人机进行测试。
6月30日15时许,记者来到位于井冈山大道的三维数字科技(江西)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蔡绍青认为,在南昌用无人机拍摄庐山,在技术层面是完全可行的。
之后,该公司工作人员在空旷处升起大疆御4 Pro无人机,把无人机镜头调整到与吴先生视频的角度大概一致,并悬停在300米高空。“结合画面和地图来看,右上角近处的是梅岭,画面上方中间看到的就是庐山。”蔡绍青表示,因为这次拍摄是在下午,气温较高,空气中有水汽,画面清晰度受到影响,如果是在空气通透的早晨,画面会更清晰。“这套设备本身的性能是能够‘看到’并记录下百公里外大型山体的,但能否获得足够清晰的画面,依赖拍摄时的能见度。”
“现在20倍变焦的设备都有了,无人机升到一定高度,拍摄一两百公里外的山脉不算是问题。”蔡绍青告诉记者。
并非偶然
南昌空气质量优良 让无人机“看得”更远
记者采访中,对于利用无人机拍摄到百公里外山体一事,业内人士均表示,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利用性能好的无人机,是完全可行的,但前提是大气能见度也要足够好。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了解到,今年6月,我市空气质量显著提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PM2.5平均浓度大幅下降至1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5.4%。当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较低时,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较弱,可使天空散射光呈波长较短的蓝色,大气透明度高,能见度就好。
空气质量优良,不仅天更蓝了,也让无人机可以“看得”更远,而人的可视距离也会更远。部分市民表示,在新建区昌邑乡,大气能见度高时,用肉眼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庐山轮廓。还有市民表示,空气质量好的时候,在高新大道靠近赣江处,站在高楼上用手机也可以拍到庐山。
在南昌哪些地方可以用肉眼看到庐山?在哪些地方借助手机可以拍摄到庐山?欢迎大家来本报微信公众号下留言,分享“最佳拍摄点位”,供摄影爱好者们前去打卡。
熊金标 文 刘铭 图 实习生 陈颂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