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企业之忧”——西湖区为民营企业带来获得感

编者按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5月22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更大力度推动营商环境全方位优化升级,加快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6月17日,南昌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升级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为全面落实省会引领战略、深入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7月4日起,为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良好舆论氛围,本报推出《“赋”民强企看南昌》系列报道。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访南昌部分民营企业,通过民营企业的发展实践及切身感受,真实反映南昌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敬请关注。

位于西湖区朝阳新城的新力中心见证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西湖区委宣传部供图)
位于西湖区绳金塔街道的江西誉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备技术实力却因团队年轻、申报经验不足,今年在申报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相关资质时面临三大难题:一是不熟悉申报标准中的“研发数据”,二是需要筛选相关知识产权与主营业务关联性证明材料,三是缺少2024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绳金塔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在走访企业过程中得知企业遇到困难后,第一时间将其纳入年度重点服务对象。街道办事处先后邀请区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和经办干部为企业提供“预审诊断”,列出差距清单,协助企业在2周内补齐基础材料。材料完整后,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又上门指导填报材料,并跟踪评审进展。
经上级审批核准,2025年6月该企业成功进入2025年江西省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近日,企业负责人携员工到街道办事处,赠送了一面写着“高效服务暖人心营商环境一流棒”的锦旗,对相关区直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表示感谢。绳金塔街道办事处通过本次惠企服务,带动辖区7家有意向申报科技类资质的企业启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等。
今年以来,西湖区问诊式破解企业痛点,从现代服务、金融等方面优化服务供给,创新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为民营企业带来实打实的服务。
作为南昌市的中心城区,西湖区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坚持“服务业立区”,率先成立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局。近年来,西湖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局以服务亲商、政策惠商,不断提升服务民营企业的质量和水平。
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帮助企业争取相关扶持政策,主动联系帮助企业申报各类试点示范、专项资金、上规奖励等,同时组织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市级集聚区和龙头企业荣誉,进一步助力形成行业集聚效应。去年,为“大家的家”项目成功申报奖补资金201.75万元;获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家(南昌西湖万达广场、江西空间科技信息产业园)、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1家(江西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商务楼宇是承载西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除少部分实行产业园化运营的楼宇外,负责楼宇运营管理的多为楼宇物业企业,其与政府部门沟通对接的渠道相对单一。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千企走访、万户家访”活动,西湖区楼宇经济发展中心创新推行“楼长制”,通过建立一对多的县级“楼长”挂点,楼宇运管机构能与区领导形成直达的联系渠道,“有难题、找楼长”成为楼宇运管机构的共识。
为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升西湖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西湖区金融服务中心创新推出“惠协担”金融产品,整合政、银、协、担四方资源,通过“协会增信”的方式,推动协会与融资担保公司合作,联合南昌产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构建“协会+信贷”金融服务模式,助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同时,西湖区成立营商环境服务中心,推出“营商110”热线平台,构建诉求“受理—转办—反馈—回访”闭环机制,承诺“1日响应,3日办结”。截至2025年上半年,企业满意度达99%,让民营企业有了更多获得感。
本报全媒体记者 林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