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学子走进乡村 以科学与非遗浸润童心

2025-07-04 16:29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肖乐怡 林远洲 秦渊鑫)当千年中国结的绳韵缠绕红色乡土,当赣南脐橙之乡的果香遇见电路火花……近期,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红芯智电,创电未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赣州市赣县区大埠乡,为乡村儿童带来别开生面的实践课,为他们打开科学与文化的双重视窗。

红绳编结承文脉 非遗传承润童心
    “一环扣一环,这是中国结!”在非遗卡片配对游戏中,孩子们凭借“团结不分开”的描述,准确找出中国结卡片。7月3日的“巧手编结”课堂上,队员们用两根毛线、四句口诀,让平结手环在孩子们指尖绽放“和谐之花”。 

    “左压右,右压左,平结手环戴手上”……江西理工大学的学子们将平结技法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60厘米长的毛线在孩子们手中翻转成环;编织吉祥结时,“摆十字、绕圈圈、花瓣耳朵要对称”的口诀,让4根彩绳化作寓意“福运迭至”的绳结。 
    蒙上双眼触摸样品后,一名学生仅凭队友“向右两厘米”的指令,在5分钟内完成平安结编织。“绳结的纹理像十字交叉的小桥。”他摸着成品兴奋地说。这场触觉与听觉的配合,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理解了“非遗传承需要手眼心合一”。 
水果发电探科学 趣味实验启智慧
    “柠檬能让LED灯亮起来吗?”当日下午,大埠中学教室里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在“水果电力工坊”活动中,70名中小学生两人一组,将锌铜片插入柠檬与柑橘,当LED灯珠泛起微光时,课堂瞬间变成欢呼的海洋。

    实践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体验:通过“左铜右锌”的电极安装、导线连通的电路实验,孩子们直接观察通电现象;当发现滴入柠檬汁能让灯光更亮时,主讲人顺势引出“越酸的水果,氢离子浓度越高”的科学知识。在热闹的“蒙眼插电极”挑战中,三组学生在搭档的语音指挥下盲插金属片,最快点亮灯泡的小组获赠定制实验套件。
    “柠檬汁涂上去会变红色!”“小苏打水是蓝色的!” 剩余水果被制成 “颜料”,孩子们在黄色PH试纸上创作赣南脐橙、红色旧址等简笔画。当不同酸碱度的汁液在试纸上晕染出五彩图案,比色卡成了最生动的 “调色盘”,孩子们在涂鸦中记住了黄色PH试纸“酸红碱蓝”的趣味知识,更将实验废料变成了环保艺术品。

    此次实践活动,是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红芯智电,创电未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融合专业特色与本土资源的创新尝试,让乡村儿童在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与科学知识的奥妙。队员袁宽表示,后续将会把相关材料赠送给学校,让科学与文化的种子在乡村振兴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