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会战——迟滞日寇铁蹄,燃旺中华斗志

2025-07-07 06:16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江西地跨正面战场第三、第九两大战区,是支撑东南抗战的坚固堡垒,广大赣鄱儿女汇聚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一心、浴血奋战,歼灭了大量日军,为争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为纪念那段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英雄岁月,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本报特别推出“赣鄱怒涛・抗战烽火”栏目,通过回眸一场场发生在江西战场上的重要战役,重温赣鄱儿女用热血与忠诚写就的抗战史诗,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传承激荡。

  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日军觊觎的战略要地。1938年6月15日,日本御前会议正式决定攻占武汉,日军沿长江南北两岸西进,对武汉形成夹击之势。

  赣北作为进入武汉的重要门户,是武汉保卫战的重要外围战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舆论将江西与山西相提并论,指出:“从战略的地位和地形条件来说,山西和江西都是不可失的。失掉山西,一个华北和西北便没有了反攻和作战的据点;失掉江西,便没有法子来撑江南的战局。”

  1938年6月26日,日军波田支队攻占彭泽县境内的马当要塞,拉开赣北会战的序幕。3日后,彭泽失陷。7月4日,湖口失守。至此,鄱阳湖贯通长江的咽喉要道被切断,九江也失去了东面的天然屏障。

  九江扼守长江中游,上连武昌,下接皖域,南倚庐山,北临长江,战略位置极为关键。7月23日,经过激战,日军突破我姑塘阵地,登陆后迅速向九江突进。次日,日军动用飞机、大炮,并使用毒气猛攻九江。经过激烈战斗,7月26日,九江最终落入敌手。

  占领九江后,日军因忌惮中国军队侧击其左翼,并未立即溯江而上,而是转而南下,企图夺取德安、南昌,再西攻长沙,切断粤汉铁路,对武汉实施战略大包围,妄图一举消灭江南的中国军队。为此,双方在赣北展开了一系列激烈争夺,直至10月28日,德安失守;11月1日,修水被占,敌我双方在修水河形成对峙,赣北作战才宣告结束。

  此次赣北作战历时3个多月,中国军队凭借英勇顽强的战斗,极大地歼灭了日军有生力量,挫伤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成功打破了日军包抄武汉的企图,为武汉的战略撤退争取到了宝贵时间。中国军民决死抗战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赞誉。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