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民族!买买提与汉族大哥21年的不解情缘
原标题:
买买提和他的汉族大哥
——维汉两家人延续21年的不解情缘
刘兆春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诚平 侯艺松 实习生 任一格
“买买提,看我带来了什么?”7月14日,一名男子拎着鼓囊囊的袋子,兴冲冲地走进位于会昌县湘湾路的新疆买买提烧烤店,笑吟吟地说,“我新疆的朋友寄来的,让你也尝尝家乡味道。”“啊,新疆小白杏!”店主买买提·喀地拿起一个,轻咬一口,满嘴流汁:“好吃,谢谢大哥!”
买买提·喀地口中的大哥名叫汪文辉,会昌人,汉族。新疆维吾尔族人买买提·喀地,怎么有一个会昌汉族大哥呢?原来,21年前,买买提·喀地到会昌摆烧烤摊,在他最困难的时候,遇到了曾在新疆生活过的汪文辉。汪文辉像兄长一样关心、帮助他,买买提·喀地的生意越做越好。在汪文辉的影响下,他积极回报社会,参与公益事业。两个不同民族家庭,演绎了一段超越血缘关系的不解情缘……
买买提·喀地(左)和汪文辉聊家常。
买买提·喀地为环卫工送清凉。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摄
从一个烧烤摊到一间烧烤店
2004年8月,29岁的买买提·喀地坐了五天五夜的火车,从新疆阿克苏来到会昌,在水东菜市场门口摆起烧烤摊,招牌上歪歪扭扭写着:新疆买买提烧烤。
白天,买买提·喀地上街摆摊,晚上,他蜷在出租房里,就着开水啃干馕。“一个熟人都没有,真孤独啊!”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买买提·喀地不禁感慨。
一个月后的一天傍晚,一名男子开车经过烧烤摊时,停下问他:“你是新疆来的?”听到男子说话带点新疆口音,买买提·喀地顿感亲切,问:“你也是?”
“我在阿勒泰生活了好多年,那是我的第二故乡。”男子笑着说,“好久没吃到正宗新疆烤肉了,来20串。”
男子站在烧烤摊前边吃边和他聊天。买买提·喀地说:“遇到新疆老乡,我请客。”推了半天,男子还是把钱塞进他口袋。
男子车开远了,买买提·喀地猛地一拍脑袋:“哎哟,忘记问大哥名字了。”
但大哥惦记着他。过了一个月,男子又来到烧烤摊前,手里拎着一桶油和一包衣服,还递给他一部旧手机:“有事打我电话。”买买提·喀地要付钱,男子按住他的手说:“跟大哥还客气啊!”
这一次,买买提·喀地终于知道,大哥名叫汪文辉,12岁时随父母到阿勒泰生活,1996年调回会昌工作。
从此,汪文辉经常光顾买买提·喀地的烧烤摊,有时拎一桶油,有时提一袋米。聊天时,汪文辉说得最多的是,做生意一定要诚信,一定要注意食品卫生。“大哥,你放心,我一定用最新鲜的食材!”买买提·喀地拍着胸脯保证。
有一次,买买提·喀地回新疆老家,想带点钱给父母,但手头拮据,就打电话给汪文辉,汪文辉二话不说掏出1000元钱:“不够我再取。”买买提·喀地眼泪都快出来了:“大哥,这钱我一定还!”汪文辉亲切地说:“你父母也是大哥的父母,大哥孝敬他们也是应该的。”
还有一次,买买提·喀地没钱进货了,只好又给汪文辉打电话,汪文辉又送来1000元。买买提·喀地红着眼圈说:“大哥,我该怎么感谢你呀!”汪文辉笑呵呵地说:“我在新疆时也有很多维吾尔族老乡帮过我,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买买提·喀地的生意一天天好起来。2015年,在汪文辉的帮助下,他租了一间店面,告别了日晒雨淋的日子。他还听从汪文辉的建议,调整了烤肉用料,更符合会昌人口味,生意越来越好。
2023年11月,买买提·喀地得知位于县城湘湾路的一间店面要被拍卖,汪文辉建议他参与竞拍:“这样你今后就可以省一大笔房租。”最终,他以114万元的价格拍下了这间128平方米的店面,在会昌有了自己的房产。
“我没读什么书,不太会说普通话,这些年不论是租房子、买店面,还是装修、办证,都是大哥帮我跑。”买买提·喀地动情地说,“如果不是大哥帮助,我哪会有今天的样子。”
从两个人情谊到两家人情谊
今年50岁的买买提·喀地,看起来很壮实,但他刚到会昌时,由于水土不服,瘦得不到100斤。“这么瘦身体怎么吃得消?”汪文辉拉着买买提·喀地到医院,“强行”给他输了两瓶氨基酸,增强体质。
2009年12月,买买提·喀地回新疆结婚,汪文辉把他送到车站,塞给他一个红包和一部新手机。“这是大哥一点心意,替我向弟妹问好。”买买提·喀地红了眼眶:“大哥,谢谢你!”
过完年,买买提·喀地回到会昌,裹着红头巾的妻子左然木·依明跟在身后,羞羞涩涩。汪文辉和妻子邹飞蓉见到他们,笑眯眯地说:“结婚了,在会昌就真正有家了!”
左然木·依明每次产检,邹飞蓉都悉心陪伴。生孩子时,汪文辉夫妇带着衣服和营养品赶到医院。看着粉雕玉琢的宝宝,夫妇俩轮流抱着舍不得放下。孩子们从小到大的衣服,邹飞蓉可没少买,在会昌读书,汪文辉也没少操心。
2010年,买买提·喀地要去山东贩一批羊到新疆,他心里没底,就请汪文辉陪他一起去。这一趟,买买提·喀地赚了4万多元。回会昌前,买买提·喀地拉着汪文辉去他新疆的家看看。一走进他家院子,买买提·喀地的爸妈就一人拉着汪文辉一只手,“呵呵呵”笑得合不拢嘴:“买买提总跟我们说他有个好大哥,今天总算把你盼来了!”那一天,家里宰了最肥的一只羊。夜里,维吾尔族老乡点起篝火,跳起舞蹈,汪文辉被拉进人群,浓浓的情谊融在歌声笑语里。
每年春节,汪文辉都会邀请买买提·喀地一家一起吃年夜饭,给孩子们发红包。孩子们叽叽喳喳,“大伯”“大妈”叫个不停。每年古尔邦节,买买提·喀地也会给汪文辉打电话:“大哥,一定要带大嫂来!”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手抓肉,唱歌跳舞。两个不同民族的家庭,成了相亲相爱一家人。
从帮助一个人到带动一群人
7月5日,骄阳似火,买买提·喀地拉着一车西瓜来到会昌县环卫公司,为环卫工送上清凉。这样的公益活动,买买提·喀地记不清楚参加过多少次了。
生意好了,买买提·喀地心心念念,总想表达一下对大哥的感激之情。2018年春节前,他带着礼物来到汪文辉家:“大哥,这点钱你一定要收下。”汪文辉有些生气:“你拿我当大哥的话,就把钱收回去。”“可是你不收,我心里真的过意不去啊!”买买提·喀地急得快哭了。汪文辉拍拍他的肩膀:“你真有心的话,就多帮一帮那些有困难的人吧!”“我听大哥的!”买买提·喀地当即答应。
从那以后,买买提·喀地的爱心脚步越走越远:关爱留守儿童、慰问孤寡老人、为残障人士送上爱心物资……至今,他已捐出超过20万元的钱物。从2013年开始,他还每年无偿献血两次,每次400毫升。
在买买提·喀地的感染下,妻子和店里的员工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维吾尔族小伙阿迪力·托合提说:“买买提大哥常跟我们说,会昌人待我们像亲人,我们也要把这儿当家。”每年无偿献血,他们都积极报名;社区义务劳动,总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
如今,“新疆买买提烧烤”已成为会昌人熟知的特色烧烤品牌。夜幕降临,买买提·喀地站在烧烤炉前,炭火炙烤着鲜嫩的羊肉,香气四溢。他说:“现在的生活就像这红红的炭火,越过越旺。”
21年的心手牵连,让两个不同民族家庭结下了不解情缘。炭火烤热的不只是羊肉串,更是友情、亲情、民族情。跨越千里的不只是距离,更是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谊。这份情谊,还将一直延续下去,越来越深,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