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深情满赣鄱,江西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满堂红”的背后

2025-08-01 04:54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付睿

  江西是革命老区、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也是双拥工作的重要策源地。从1927年南昌城头的枪声到井冈山茅坪的星火,从1931年苏区干部捧读《工农红军优待条例》走村串户的身影到如今军地共建项目上闪耀的焊花,“军爱民、民拥军”的旋律在这里代代相传,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鱼水欢歌。

  革命战争年代,江西人民满怀赤诚投身革命,“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作田先作红军田,优待帮工莫讲钱”的场景随处可见。井冈山斗争时期,工农革命军首次提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至今仍是人民子弟兵坚守的铁律;《井冈山土地法》首次明确了优抚红军家属的相关内容。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工农红军优待条例》等法规,为拥军优属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双拥工作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发展,以军民共建精神文明为载体,以创建双拥模范城为龙头,推动群众性双拥活动蓬勃发展。

  2025年,全省11个设区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满堂红”,正是这片红土地上军民团结、鱼水情深的生动注脚。

  民拥军:把敬意绣进红土经纬

  民拥军的深情,早已融入红土大地的每一寸肌理。

  在南昌八一广场的军旗下,退役老兵李建国手里拿着的一张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优待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您看,这样一刷就能坐地铁逛公园。”工作人员话音刚落,老兵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摩挲着证件边缘,感慨地说:“当年街坊敲锣送红花,如今处处有优待,老区拥军情暖人心。”

  2023年8月1日,南昌对全国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实施免费乘坐公交地铁、游览景区的“双免”政策,成为全国首批通过智能识别落实该政策的省会城市之一。3400余家拥军企业组成的优待网络,以及每年“八一”期间的千间免费客房,都是这座“天下英雄城”的深情告白。

  在各地,这样的拥军行动数不胜数。泰和县无人机工坊内,老兵王磊常想起拿到30万“退役军人贷”的感动,而他只是当地3万笔拥军信贷的受益者之一。吉安军供站配备红军餐的红米散发着清香,作为东部战区军供保障先进单位,这里推出了“吃红军餐、听军曲、看英雄片、观老兵展、送军旅记、赠尊崇书”特色服务,让过往军人重温1928年井冈山“红米饭、南瓜汤”的军民情谊。

  “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的工作细节里,满是赣州的拥军情怀。在瑞金市沙洲坝镇,锣鼓队伴着红歌穿过红井旁的巷子,将某部参谋陈某的三等功喜报送进门。“这是咱村第三块军功匾!”陈某母亲将喜报摆上堂屋最高处。截至目前,赣州已上门送出2000余份立功喜报,发放262万元奖励金,建成6个双拥广场、18个双拥公园、18条示范街和20处军人荣誉墙,还投入200余万元支援广西边防连队,让老区深情跨越山海。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烧制的“军功杯”静静陈列在昌江区某部新营区荣誉室里,阳光透过杯身,让“八一”军徽的颜色愈发鲜亮。这让人想起1930年红十军建立时,窑工们连夜赶制军用瓷碗的火光。当地还打造了双拥主题公园,以瓷板画记录着从红十军诞生到瑶里改编和军地联欢的故事。

  军爱民:用忠诚守护万家灯火

  军爱民的忠诚,始终守护着万家灯火。6月的鄱阳湖畔,“98抗洪”老兵王勇途经此处,1998年的记忆涌上心头。“当年群众送姜汤的搪瓷缸,至今摆在我家书柜最上层。”当时作为某驻浔部队一员,他深知子弟兵就是要出现在危急时刻。时间来到2020年,这一年汛期,官兵们在这里筑起的人墙与1998年的这道血肉长城在历史中重叠。为再次保卫人民群众,当地累计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6万人次,转移受灾群众1.5万人,封堵管涌、泡泉800余处,加固堤坝108公里,抢修道路3公里,用行动践行着军爱民的誓言。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动国防建设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军地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军队与地方在抢险救灾、应急处突等方面的协作配合。定期组织军地联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抗击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中,驻赣部队官兵冲锋在前,与地方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驻赣部队官兵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在乡村振兴战场上留下深深足迹。赣州军分区师、团两级结对帮扶19个村、19所学校,投入1800余万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20个、扶持乡村振兴产业38个;新余军分区广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助力乡村振兴,与驻地学校、颐养之家等10余家单位结对共建。

  军民团结:共谱新时代的双拥乐章

  军民团结的乐章在新时代持续奏响。九江市连续举办“尊崇杯”军歌歌咏大赛和“郑律成杯”军歌创作征集大赛,让军歌在全社会广泛传唱,营造出浓厚的拥军氛围。在上饶市双拥主题晚会上,当“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张秀桃接过驻饶部队的鲜花时,台下掌声雷动。当年张秀桃无私奉献、倾情照顾一级伤残退伍军人朱光进的爱情故事,经媒体集中报道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感动了无数人,数以万计的网友踊跃发帖、跟帖,称赞她是“最美军嫂”“最具大爱的80后女孩”。张秀桃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等称号,以他们为原型的电影《桃子的爱情》也在全国上映,这段佳话,正是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生动缩影。

  军地共建的纽带越拧越紧。南昌航空城吸引众多航空企业入驻联合攻关航空关键技术,形成完整的航空产业链,不仅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为国防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新余军分区与驻地学校、颐养之家等10余家单位结对共建,官兵们定期到学校辅导学生功课,到颐养之家看望老人,共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我省还创新开展“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办实事”活动和“革命英烈后代关爱行动”,常态化开展烈士寻亲专项行动,共为239名烈士寻找到亲属或安葬地。

  如今,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军爱民的赤子心、民拥军的鱼水情,正汇聚成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让八一军旗在人民心中高高飘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