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暖心哥”夏云剑 凡人善举托起生命之光
“打官司找夏云剑,有困难找夏云剑……”这句话中的主人公夏云剑,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暖心哥”。2015年4月至2025年1月期间,夏云剑共成功实施救助87次,帮助了108名因车祸受伤或突然患病而命悬一线的群众。
2015年9月5日(全国)武功山马拉松超野赛中,夏云剑(右一)正在搀扶运动员。
夏云剑(右)正在给市民处理伤口。
群众称他为“暖心哥”
时间回到2022年4月27日傍晚,萍乡市湘东区腊市镇东洲村的交叉路口,一辆满载黄泥的大卡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失控翻倒,车身严重变形,现场一片混乱。驾驶室内,3名年轻男子被困,他们头部、脸部、胸部和四肢多处软组织严重挫伤,血流不止。其中一人疑似胸部肋骨骨折,呼吸急促;另一人额头上有一道约一寸长的伤口,鲜血不断涌出;还有一人已陷入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状态。
恰巧路过的夏云剑立即招呼路人将3人从变形的驾驶室抬到安全地带,展开急救。他快速清理伤口、消毒,先用敷料按压止血,但因出血量太大,普通胶带根本无法固定。他当即取出随车携带的医用弹力绷带,一圈圈仔细缠绕包扎,并对无生命体征的伤者实施心肺复苏。半小时后,随着伤者逐渐恢复意识,夏云剑才松了口气——此时他已满头大汗,衣服被鲜血染红大片。救护车赶到后,他默默离开,而3名伤者因前期处置得当,得以顺利转院救治。
这位总在危急时刻出现的“暖心哥”,本职是基层法律工作者。“我车上365天都放着急救包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出差也带着。”夏云剑说,2013年他首次参加萍乡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掌握了基础急救技能;2015年考取应急救护师资格后,从学员变身为老师,“先实践,再补理论,才算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被问及群众称他为“暖心哥”有何感受时,他说:“觉得很开心,这是大家对我的认可,同时也觉得责任更重了——老百姓更需要我们,关键时刻就得用更专业的技术救治他们。”
“救人不为好处,不为出名”
每一次施救后悄然离去,几乎成了他的习惯。“我们救人又不是为了好处,不是为了出名。”群众用手机捕捉到的,大多是他跪地施救或浑身血迹的背影。
为何坚持救护?“我觉得这和我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家里人一直教育我要做个好人,做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要学雷锋、学焦裕禄,所以骨子里就觉得应该多做好事。”
回忆起第一次救人,他仍历历在目:“邻居大娘突然心梗发作,当时我还没学过正规心肺复苏,就照着影视剧里的样子尝试,居然把人救活了。”夏云剑认为,能够挽救生命,特别是看到每一条生命在自己手中重获生机,这种快乐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87件、120件、190件……今年已63岁的夏云剑仍在为群众无偿提供法律援助。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资格。他的办公室设在湘东区综治中心大厅,那扇门永远向有需要的人敞开。每逢寒暑假,不少初高中生和大学生都会来这里,跟着他学习法律与急救知识。
多年来,他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普法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抗疫志愿者”“全国十大公益好人”“全国十大公益人物”“全国榜样代表大会公益大使”“江西省十大法治人物提名奖”等称号。这些荣誉被他整齐地陈列在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提醒自己:“这份认可重如泰山,得一辈子对得起‘暖心哥’这个称号。”
文/周泽涵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实习生张小波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