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县交通运输局:加大公路建设力度 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大江新闻讯 一路通则百业兴,农村公路是农村主要的交通方式和重要基础设施,是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基础性、先导性条件。近年来,湖口县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目标,全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做好“公路+”文章。路网持续延伸,管养加快升级,服务不断优化。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变“畅”、由“行”变“赏”。如今,从城市主干道到乡村田野,一条条景观路、产业路蜿蜒舒展,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已基本建成。自2017年以来,全县新(改)建农村公路187.566公里。其中,县道升级改造72.4公里,建制村通双车道改造110.266公里,产业路4.9公里,创建美丽生态文明示范路75.8公里,完成路网联通路建设175.2公里。新建桥涵16座,完成危桥改造29座,生命防护工程219.7公里,实现100%的乡镇和100%的建制村及100%的自然村通沥青路、水泥路,危桥改造比例100%,乡道以上等级道路生命防护工程完成比例100%,农村公路列养率100%,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均达100%。

如今,一条条畅通无阻的农村公路,正成为湖口乡村全面振兴的“血脉通道”,带动乡村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农村公路管理方面,湖口县创新运作模式,推动管理长效化。为确保农村公路长效惠民,湖口县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管养机制,推行“路长制”全覆盖,优化整合乡镇村资源,采取防火员、防溺水员、保洁员、护路员、公益性岗位等“五员合一”模式,指导各乡村成立专业养护队伍,优先聘用脱贫户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常态化开展道路管养。组建行政村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理事会,使村民从旁观者变成路域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为农村公路管养模式发展注入新动力,全力打造“畅安舒美”的交通运输环境,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公路绿化、亮化工程,打造了长岭至王常、舜德至王燧等一批“全省最美农村公路”,形成“路在景中延、车在画中行”的生态画卷。


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在“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基础上,湖口县探索推行“交通+产业”“交通+旅游”等模式,共投资600余万元新建农村综合服务物流站点3处,维修改造4处,新建停靠点30余处。整合村级综合服务社、党群活动中心、农资销售网点、村邮点,统一建设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121个。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站、村为点的县、乡、村三级体系,为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进村畅通“双向循环”物流渠道,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湖口县将围绕“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实施三里至屏峰疏港公路、银砂湾作业区至彭湖高速大垅出口疏港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G530湖口境内南移公路等工作,尽早打通外循环,形成“四横七纵三联”的路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