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紧绷纪律弦,廉洁过“双节”
国庆、中秋将至,为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中央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国庆与中秋的双重喜悦扑面而来。在这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通知》的印发,为节日氛围注入一股清流,再次彰显党中央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从“月饼里的腐败”“酒局中的交易”这些具体问题抓起,到如今紧盯“蟹卡蟹券”“内部食堂”等隐形变异新表现,监督执纪的“探照灯”越照越亮,越照越细。但也要看到,隐形变异现象仍需警惕。《通知》强调杜绝“过关”思想,正是深刻洞察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常抓不懈、露头就打。节日是人情往来密集期,也往往是“四风”问题的易发期,将此作为攻坚克难的“前沿阵地”,充分展现了党中央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非凡魄力。
“关键少数”须做清风正气的“领头雁”。《通知》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这抓住了作风建设的“牛鼻子”。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如何,“关键少数”的言谈举止具有风向标意义。领导干部带头抵制节礼歪风、拒绝吃喝诱惑,就是对制度权威最有力的维护,也是对下属最有效的教育。同时,加强对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的提醒,如同为他们系好廉洁履职的“第一粒扣子”,防止他们在喝彩声中迷失、在人情围猎中失守,体现了组织的严管厚爱,关乎事业薪火相传。
作风建设不仅关乎党员干部的个人操守,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和营商环境。《通知》要求紧盯易发多发问题,并着重提出要纠治在服务群众、企业经营方面的“不作为、乱作为”,这拓宽了节日监督的视野。从“抓现行”到“深挖细查”隐形变异,从“速查严处”顶风违纪到“严肃问责”失职失责,一系列组合拳彰显了监督执纪的精准与犀利,形成“伸手必被捉”的强大震慑。
纠治“四风”绝非一味禁止,更需树立新风。《通知》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节日内涵高度契合。中秋寓意“清正团圆”,国庆承载“艰苦奋斗”,二者本就是廉洁文化的天然载体。例如,浙江开展“月下品廉茶”家风活动,江苏组织“国庆忆初心”红色教育——这些实践将廉洁元素融入节日氛围,让清风正气可感可触。同时,简约适度的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数据显示,近年来节日高端礼品销量下降,而文化消费、公益捐赠比例上升,这正是新风正气浸润社会的生动写照。
节点就是考点,作风就是宣言。让我们以《通知》要求为行动指南,人人争做清廉之风的践行者、监督者,用实际行动交出作风建设的高分答卷,让这个国庆中秋不仅月明风清,更让“清廉之花”绚丽绽放,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更加磅礴的廉洁正能量。
(彭松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