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2025-09-29 04:52 阅读
江西日报原创

  前不久,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提出5方面19条具体任务措施,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促进民生改善和消费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

  消费是国民经济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对经济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其中,服务消费凭借消费频次高、乘数效应强、增长可持续等优势,在消费领域大放异彩。相对于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更强调情感和体验层面的满足,边际递减效应弱,具有持续升级和重复消费的特性。这种结构性的差异,使得服务消费成为支撑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动力源。2024年,我国服务零售额实现6.2%的增长,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7.4%,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这组数据不仅直观地展现了服务消费的强劲活力,更印证了其在拉动消费增长中的重要地位。而且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消费结构正加速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我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扩大服务消费,犹如为经济增长装上新的助推器,既能进一步释放居民潜在的消费需求,也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掘新的增长点。

  扩大服务消费,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服务消费覆盖领域广、产业联动性强,能够以需求端升级倒逼供给侧优化,成为产业升级与新旧动能转换的牵引力。以信息服务消费为例,近年来,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即时零售等新业态的兴起,不仅重构了传统服务行业的商业模式,更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场景化应用,带动信息技术、物流配送等配套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拓展数字服务消费,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服务消费场景,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广运营。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应用案例推荐,持续打造信息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这有利于激发信息服务消费活力,引导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应用层面加大投入,推动相关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迈进。

  服务消费是增进群众幸福感的“暖心剂”,其提质扩容直接回应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当前,我国“一老一小”服务需求日益凸显,成为民生领域的热点问题。《政策措施》提出“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适当运营补助”等举措,目的就是补齐养老托育服务短板,缓解家庭照护压力。针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政策措施》提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联赛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等举措,从优化服务供给时长、丰富服务内容等维度,持续提升居民服务消费体验,让群众在服务消费升级中切实感受到生活品质的提升。

  推动服务消费持续健康发展,还应破解优质供给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持续放宽市场准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鼓励社会资本积极进入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公平竞争发展的市场格局,以充分竞争激发市场活力。另一方面,加强服务质量监管,加快建立健全服务消费领域标准体系,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劣质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筑牢服务消费安全防线,让群众敢消费、愿消费、享消费。

  吴学安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