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医铸魂 青春担当——赣南医科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2025-09-30 21:18 阅读
大江网

  大江新闻讯 今年暑期,赣南医科大学以“红医魂”党建品牌为引领,组建15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300余名师生赴赣州于都、瑞金、龙南、兴国、吉安、四川阿坝等地,开展了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实践活动,引导师生将医学初心与时代责任紧密结合。此次实践中,师生们如蒲公英播撒希望,似火炬传递温暖,在红土地上书写“红医魂”引领下的青春答卷。

  红色铸魂:坚定理想,赓续红医薪火

 

  各实践团队深入红色热土,以沉浸式教育、情景体验、榜样对话等多元形式,推动红医精神薪火相传。其中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红色蒲公英”团队走进于都、章贡、龙南等地,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重温革命历史;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小橘灯”团队赴瑞金,走进中央红色医院旧址,聆听傅连暲携60箱医疗器械投身革命的壮举;医学技术学院“清风杏林”团队在兴国将军县构建“历史回溯+现实体验+精神传承”教育体系:走访56位开国将军事迹展,在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以“草鞋与米袋子”故事开展微团课,让爱国主义教育可触可感;康复学院“红医有我 乡约康途”团队拜访党龄50年的老党员陈德发,其“身份虽变,初心未改”的坚定信念,为学校“红医魂”党建品牌育人实践提供鲜活榜样;药学院“红药匠”团队探访93岁抗美援朝老战士钟汉华,让队员深切体会到“勇担时代使命”的红医担当。

  据统计,各团队累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42场,覆盖群众超过3000人次,原创红色剧本、情景剧等作品12部,这些活动以红色基因浸润心灵,将历史记忆转化为精神动力,推动红医精神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健康护航:专业践行,守护百姓安康

  各团队立足专业特色,聚焦群众健康需求,以精准服务守护民生福祉,实现实践育人与基层服务深度融合,其中第一临床医学院“红医新长征”团队以“健康同行 医路有你 情暖乡村”为主题,聚焦慢性病防治,通过健康宣教、义诊咨询、入户随访等举措,将医学生专业特长转化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构建“专业实践+民生服务”创新模式;职业技术学院团队独创“清、分、标”三步法(清理过期药品、分类存放内服外用药物、标注用法时效),为100余户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并配送含常用药的“爱心小药箱”,以细致服务践行“技术优良、服务基层”承诺;全科医学院“红医薪火 急救先锋”团队深耕基层急救能力提升:在瑞金叶坪镇、龙南市文化社区设立4个标准化“急救站”,配备止血带、纱布等物资;采用“普通话+客家方言”双语教学,培训300余名村民掌握心肺复苏、海姆利希急救法。村民王阿姨“以前不敢动,现在敢上手”的感慨,生动印证了服务实效;基础医学院“生命火炬”团队融合“公益+专业”理念,在兴国龙口镇义诊中嵌入器官捐献“微科普”,结合赣南本地案例打消群众顾虑,成功推动31位村民完成遗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以专业温度传递生命希望。

  实践中,各团队累计开展服务58场,义诊、急救培训覆盖群众8000余人,建立健康档案200余份,原创健康科普作品35件。这一系列活动以专业所长筑牢健康防线,既锤炼了学子实践能力,又为基层群众送去健康守护,实现“实践育人”与“民生服务”双赢。

  振兴赋能:聚焦基层,焕发乡村活力

  各团队立足专业优势,以产业调研、直播助农、文化传播等多元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其中康复学院“红医有我 乡约康途”团队聚焦特产推广与产业优化:通过抖音直播45分钟收获点赞3万次,助力地方特产打开销路;同时走访六娣桑椹酒坊、达利鞋厂,形成产业调研报告,为企业运营优化提供专业建议,实现“专业服务+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药学院“红药匠”团队以“文化传承”为核心,深入关西新围、栗园围等客家围屋,用短视频记录竹编、织带等非遗技艺,制作《客家非遗数字化传播》系列视频8条,全网播放量超4万次,让客家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焕发时代活力;第三临床医学院“益口相传”服务队走进于都寒信村,通过直播推广特色米粉,吸引526人观看、带动商品曝光1656次,以新媒体流量为乡村产业“插上翅膀”;医学信息工程学院“红芯医匠”产学研实践团发挥专业所长,调研龙南电子信息产业,形成《数字经济时代妇女劳动者职业发展报告》,为地方政府制定就业扶持政策提供数据支撑,以科技智慧赋能产业升级;医学技术学院“清风杏林”队员参与粉防己种植劳作,在田间地头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助力“药材变食材”的产业链延伸,以实践行动推动特色农业发展。

  各团队累计开展振兴助农直播12场,形成产业调研报告17份,提出乡村振兴建议50余条,系列活动将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深度融合,既锤炼了学子实践能力,又为乡村产业、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

  青春筑梦:奉献担当,助力童伴成长

 

  各团队以红色铸魂、科学启智、生命润心等内容为主题,带领孩子们开展沉浸式实践活动,通过互动体验、情景模拟、游戏闯关等多元形式,为孩子们播撒理想种子、传递健康知识、培育协作精神。其中学校“小学生进大学堂”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播撒理想种子、传递健康知识,此次共组织会昌县西江镇中心小学29名小学生走进学校,在青年大学生的1对1陪伴下,参观学校红色卫生史博物馆、生命科学馆及赣州市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此外,还组织了“高山流水”团队协作游戏、口腔筛查与护齿小讲堂、结营晚会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会互助协作,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生命意义,树立远大理想;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红色蒲公英”在长红社区设计“小红军卫生员闯关记”,孩子们化身“通信兵”,通过障碍跑运送“红色卫生知识卡片”,在游戏中掌握七步洗手法;基础医学院“生命火炬”团队在童心港湾开设“生命教育小课堂”,以动画与互动游戏引导孩子认识器官、敬畏生命;第三临床医学院“益口相传”服务队则通过防溺水情景模拟、口腔健康情景剧,让安全与健康知识“润物细无声”。

  今年暑假,各团队累计开展了36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童心守护”主题关爱活动,主要面向留守儿童和乡村儿童群体,服务覆盖范围达到1200余名儿童,活动中为孩子们捐赠了包括图书、文具等在内的各类学习用品100余件。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让原本单调的暑期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真正把假期变成了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的"成长加油站",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践结硕果,“红医魂”谱新篇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赣南医科大学深化“红医魂”党建品牌建设的生动实践。各团队以“红医魂”党建品牌为指引,累计实践天数超200天,服务群众超6万人次,开展红色教育、健康科普、乡村振兴等活动200余场。

  赣南医科大学学子用脚步丈量红土,以行动诠释“红医魂”担当,让红色基因、健康知识、希望种子如蒲公英般播撒在赣南大地。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