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坛 用“紧日子”换取“好日子”——把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②
2025-10-03 05:02 阅读
江西日报

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群众也要跟着“勒紧裤腰带”?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印发以来,这样的曲解时不时出现在舆论场上,亟待纠正。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一直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抗战时期,我们党在陕甘宁边区规定,“不急之务不举,不急之钱不用,且须在急务和急用上,力求合理经济”“除保证给养外,其他经费,概须厉行节省”,实施精兵简政,把有限的资源都用在抗战与民生最急需处;解放战争时期,淮北解放区干部每人每日节粮二两、改吃两顿饭,自己运输公粮减少民力消耗。一直以来,我们党都用现实的行动、具体的事实告诉人民群众,党和政府是跟他们血肉相连、甘苦与共的,是人民利益的保护者和实现者。
进入新时代,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我们依然要求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是捂住钱包不花钱,而是提倡该花的花、该省的省,让“好钢用在刀刃上”,通过降低公务活动成本,把节约下来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发展所需、民生所盼的领域。凡是跟群众利益相关的开支,如改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条件等,该花的就要花;凡是只顾“面子”不顾“里子”的开支,再有钱也不能花,为的就是用党政机关开支的“紧”换百姓生活的“松”。确保“紧日子”有效转化为“好日子”,关键在于建立一个从“省钱”到“花钱”的完整闭环。一方面,强化制度刚性约束,细化标准、明确责任,从源头上堵住浪费漏洞。另一方面,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节省的资金投入发展紧要处和群众急需事项。同时,通过全程公开和效果评估,引入社会监督,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得其所、用出实效。
黄仕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