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为产业链供应链注入“资金活水”——质量授信和知识产权质押均超121亿元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35亿元……11月5日,在“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助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一组组翔实数据成为江西市场监管部门服务重点产业链发展的“硬核答卷”。
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研究出台《关于市场监管助推“1269”行动计划二十条措施》,大力实施质量强链、标准稳链、品牌兴链、知识产权提链、政务服务优链、监管执法护链“六链”行动,充分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职能优势,省、市两级共同推进重点项目500余个(省级98个、市县级414个),其中省级重点项目计划2025年完成52个,当前已完成42个,完成率达80%。
质量攻关“破瓶颈”助一批链上企业啃下“硬骨头”
围绕12条重点产业链,建立“图谱绘制、问题梳理、项目推进、成果转化”的闭环机制。2025年以来,全省共绘制质量图谱18份,编制共性质量问题清单97份,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帮助电子信息、航空、医药等重点产业链链上企业解决质量控制问题、突破技术瓶颈。
同时,主动“牵手”全国资源。推进电子信息、现代家具等3个全国质量强链重点项目,参与锂电新能源、富硒等3个全国跨区域质量强链联动项目,开展全国新型显示产业质量管理公益推广,推动产业链质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果共用。
平台赋能“搭骨架”服务企业1.9万家次
围绕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平台布局、深化平台建设、提升平台效能。2025年以来,全省已新建和升级计量测试中心、检验检测中心15个,精准对接和服务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省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获批授权我省首家国家水表型式评价实验室,争取全国唯一新型显示技术国家标准验证点落户江西,培育壮大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建成江西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线上平台“赣质通”和线下站点118个,推行“线下+线上”服务模式;建成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33个,服务网络覆盖全省。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企业1.9万家次,在降低质量损失、实施专利导航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要素融合“注活水”构建多维度融资增信评价体系
为破解企业发展“痛点”,江西打出要素融合“组合拳”。创新推出“质量贷”“专利贷”等金融产品,构建覆盖质量、品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多维度的融资增信评价体系,支持质量改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截至目前,全省质量融资增信授信额度121.3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金额121.83亿元,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注入“资金活水”。
在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上,江西速度与力度兼备:国家级江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快建设,南昌、赣州、景德镇3个国家级中心发明专利预审周期保持在7个工作日以内;强化3个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推动设立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站、成立博士服务团,为赣企出海保驾护航。更通过举办首届长江经济带11省(市)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大赛,已促成19个项目签约、6个专利成果产业化,推动知识产权从“创新成果”向“发展效益”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