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归家”App爆火,照见两岸民心所向
近日,一款名为“归家”的App在两岸网络上引发热议。这款应用以其独特的功能设计,在尚未正式上线的情况下,仅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就吸引了上万网友的积极参与。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更展现了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新动向。在11月5日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张晗的回应既肯定了这是“网友的个人创意”,也指出了其背后蕴含的深刻民意基础。
这款应用软件的创意源自民间,其传播过程展现了两岸同胞对深化交流的共同期待。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民间智慧往往能以最直接的方式触及问题的本质。“归家”这个充满温情的命名,以及其简洁明了的功能设计,恰好契合了当下两岸民众渴望加强联系的心理需求。这种自发的创意表达,比任何官方的宣传都更能反映真实的社会心态。
面对这一民间自发行为,各方的反应形成了鲜明对比。大陆方面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这一创意,认为其反映了两岸同胞期盼团圆的美好愿望。而台湾民进党当局却表现出过度敏感,将这一尚未正式上线的应用软件污名化为“认知作战”“统战宣传”,甚至危言耸听地宣称“存在泄露个人风险的隐患”。这种过度反应既缺乏事实依据,也暴露了其面对两岸民意交流时的焦虑心态。这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比,恰恰反映了当前两岸关系中的基本矛盾,是顺应民意、推动交流,还是制造对立、阻挠往来?
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来看,民间交流始终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回顾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从最早的文化交流、经济合作,到如今的技术互动、创意碰撞,民间的智慧与力量一直在为两岸关系注入新的活力。这次“归家”App引发的热烈讨论,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延续和深化。它表明,无论面临怎样的阻力,两岸民众增进了解、加强合作的愿望都不会改变。
在数字化时代,技术正在成为连接两岸同胞的新纽带。从社交媒体到虚拟应用,技术创新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些新的交流形式不仅更加便捷高效,而且往往能突破传统交流方式的局限,以更贴近时代特征的方式促进相互理解。“归家”App引发的热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展示了技术手段在促进两岸民众情感联结方面的独特价值。
对于这样充满创意的民间交流形式,应当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国台办对此事的回应就体现了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这种既尊重民间创意又把握政策方向的应对方式,为两岸民间交流创造了更加宽松有利的环境。事实上,只有鼓励更多这样的民间交流创新,才能让两岸关系的发展获得更坚实的社会基础。
纵观两岸关系发展历程,民间的智慧与力量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今天,当“归家”App的创意在两岸同胞间引发共鸣,我们看到的是民间交流形式的创新发展,更是两岸民众心灵契合的生动体现。这种源自民间的创意表达,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着这个时代的两岸关系,也预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绵一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