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金鸡”啼鸣处,“赣影”奏凯歌
11月15日晚,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金鸡奖作为华语电影的标杆,此番揭晓的荣誉榜单中,江西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志愿军:存亡之战》《长安的荔枝》狂揽4项大奖,实现单届获奖数量历史性突破,成为亮眼注脚,更印证了中国电影“扎根大地者兴、深耕精品者强”的发展正道。
作品为核,扎根大地方有真力量。好电影源于生活的淬炼与时代的回响。《好东西》聚焦社会现实斩获三项大奖,印证“贴近生活者得人心”;江西参与出品的《志愿军:存亡之战》以铁原阻击战为蓝本,用微观视角解构宏大历史,获得评委会特别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录音奖三项荣誉,成为革命历史题材的标杆之作,超12亿元票房更彰显观众对红色叙事的热爱。江西参与出品的另一部佳作《长安的荔枝》,以唐代小吏千里送荔枝的典故为引,用“以小见大”的巧思引发共情,斩获最佳音乐奖,6.9亿元票房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从革命战场的热血忠魂到盛唐市井的烟火人生,这些作品证明:电影唯有紧扣时代脉搏、回应大众期盼,才能拥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江西电影的崛起,更彰显了地方影视深耕题材、打磨精品的硬核实力。
匠心为魂,深耕细作方筑高标杆。电影艺术的高度,离不开创作者对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83岁的乔榛用60年声音艺术诠释“潜心塑魂”,摘得终身成就奖;马晓飞十余年坚守美术岗位,凭《解密》圆梦最佳美术。这份匠心,在江西参与出品的影片中同样闪耀:《志愿军:存亡之战》的摄影精准捕捉战场张力,录音让炮火声、呐喊声立体可感,视听语言的精良打磨让民族记忆更具感染力;《长安的荔枝》的配乐为盛唐场景点睛,让历史沉浸感直抵人心。从台前表演到幕后技术,从资深前辈到行业中坚,正是这份“慢工出细活”的坚守,让金鸡奖杯的含金量愈发厚重,也让江西电影在技术与艺术的双重追求中,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传承为脉,守正创新方见事业旺。电影事业的发展,既要赓续传统根脉,也要勇拓创新之路。易烊千玺、钟楚曦等青年演员崭露头角,陈思诚等导演探索类型化创新,构成了华语影坛“老带新、新促变”的生动生态。江西电影的突破,正是这种生态的鲜活注脚:连续四届金鸡奖均有斩获,本届更是以14项提名、4项大奖刷新纪录,从《志愿军》系列的红色传承到《长安的荔枝》的历史新编,再到《熊出没·重启未来》的动画探索,江西电影既守住了主旋律的精神内核,又拓展了题材表达的边界。这种“守正不僵化、创新不跑偏”的创作理念,让地方影视既能扎根本土文化土壤,又能对接全国观众审美,为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
“金鸡”啼鸣处,“赣影”奏凯歌。江西电影的历史性突破,是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扎根现实的题材选择,到精益求精的匠心打磨,再到守正创新的传承发展,中国电影正以多元姿态、坚实步伐,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光影传奇。相信带着这份荣誉与期许,华语电影人必将继续深耕不辍,让更多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作品涌现,让金鸡之光照亮更多心灵,让中国电影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刘诗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