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雪中送炭的佳话——萍乡护航外贸稳健发展
今年以来,受国际经贸环境影响,萍乡众多外贸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破局?
萍乡市围绕“稳”字做文章,护航全市外贸企业劈波斩浪、商海竞渡。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萍乡市商务局联合发文,正式推出“稳贸贷”金融服务试点工作,直指外贸企业的痛点和堵点,在为企业纾困解难的同时,成就了一段雪中送炭的佳话。
“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要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全市外向型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萍乡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邹抗说。
为此,萍乡市各方携手,致力把外贸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摸清外贸企业“底册”。萍乡市组建了“稳贸贷”金融服务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责任人,第一时间深入重点企业开展调研,实地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融资方面的诉求;联系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企业存量贷款情况,重点关注贷款金额大、经营困难的企业。综合摸底排查信息,建立工作台账,为企业“精准画像”。
目前,该市通过清单化管理筛选出63家受关税政策冲击较大的花炮、鞋帽等行业重点企业,对名单内企业予以单户授信不高于3000万元,并按市场化原则实施优惠利率的贷款支持。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萍乡市综合发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融资担保政策的协同作用,引导银行机构为外贸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支持。在融资配套支持政策方面,设立5亿元再贷款额度,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提供充足政策资金保障。设立首批3亿元再贴现专项额度,为外贸企业提供优惠贷款的银行机构,予以同等金额的再贴现支持。对于需要融资担保增信支持的企业,当地融资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信贷项目实施“见贷即保”,并实行优惠担保费率。同时,根据省助企纾困政策对企业予以贴息支持。
动态跟踪融资需求。萍乡市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定期向银行机构推送有信贷需求企业名单;引导各银行机构靠前服务,开展“一对一”“多对多”的对接活动;优化审批流程,确保“稳贸贷”落地见效。同时,引导金融机构优化外贸企业续贷服务,对受影响的外贸企业不随意抽贷、断贷,支持银行机构适当调整外贸企业存量贷款利率,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知困局、应变局、开新局,萍乡政银企同向发力,通过建立商务、金融联动机制,打造了“外贸企业白名单+专项信贷支持”模式,将一项阶段性政策红利转化为外贸增长动能。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该市通过“稳贸贷”为56家外贸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4.85亿元,累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约522万元。前三季度,萍乡外贸出口完成40.4亿元,同比增长0.8%,实现逆势增长。
“我们将以‘稳贸贷’推出为契机,持续加强部门联动、强化政策协同,充分发挥该产品的助企纾困作用。紧跟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优化金融支持措施,引导银行综合采取融资支持、跨境结算服务等多种方式,助力全市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金晓春说。
“稳贸贷”,稳住的是信心,“贷”来的是发展。
江西贯胜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在萍乡市扎根多年的外资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超2亿元,实现外汇收入2776万美元。11月12日,记者在该公司生产车间看到,流水线上的女工们在工位上忙碌不停,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
今年前5个月,贯胜鞋业因外部环境变化,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了解相关情况后,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第一时间会同萍乡市商务局等部门,指导九江银行萍乡分行迅速跟进,及时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仅在3天内就为企业发放了1000万元定向优惠贷款。
“这笔钱到位后,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难题,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真的是雪中送炭啊!”该公司课长龙海由衷点赞。
这一声赞,是对萍乡外向型经济的爬坡过坎,更是对萍乡众志成城积极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充分肯定!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启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