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运行全程“晒”在阳光下——渝水区织密校园餐安全网,让3.6万名学子吃上放心餐
大江新闻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芳 通讯员倪菁)“每周食谱提前公示,食材来源可追溯,后厨操作平台实时监控,这样的校园餐孩子吃得放心,我们家长也安心。”近日,新余市渝水区幼儿园家长李女士高兴地说道。这场从餐桌延伸到后厨的校园餐变革,正是该区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的生动缩影。
渝水区现有校园食堂146个,在校用餐学生达36170人。自专项整治开展以来,该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查、改、治”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全方位排查、精准化整治,今年以来累计排查整改问题890个,建章立制5项,实现带量食谱使用率、智能监管覆盖率、“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等10项指标100%达标。
如今,走进该区任何一所学校食堂,醒目的信息公开栏已成为标准配置。财务收支、每周食谱、食材来源、校领导陪餐记录等信息动态更新,全面接受监督,让食堂运行全程“晒”在阳光下。针对膳食经费管理,该区设立35个学校食堂专用银行账户,严格专户专用,明确食材支出最低占比;制定学校食堂会计核算工作指南,针对9种典型场景提供13项核算示例,涵盖收入、支出、结转等关键环节。这套全闭环管理每学期减少学生伙食费支出300余万元,有效防范了资金挪用风险。
聚焦家长关心的校园食品安全,该区制定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等5项制度规范,对食材采购、储存、加工、消毒全链条闭环管控。依托“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实现后厨操作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平台覆盖率达100%,在线率稳定在99%以上。同时投入372.18万元对薄弱食堂进行改造升级,从根本上改善学生就餐环境。建立大宗食材集中采购机制,通过招投标确定11家供应商,实现集采统购,从源头守住安全底线。通过收回外包食堂经营权,推动全区146家校园食堂实现自主运营,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成本。
该区还创新推行“我的菜单我做主”“孩子的食堂我监督”“校园餐满意度测评”等机制,引导家长深度参与食材遴选、食谱制定、日常监督等环节。目前,全区146所校园食堂均成立了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吸纳1200余名家长参与食堂决策与管理。这种共治模式不仅每学期节约采购成本500多万元,而且让校园餐满意度从92%提升至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