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必修课”!这些知识点关乎全家安危
燃气是居家生活、商业经营的重要能源,而液化石油气气瓶(以下简称气瓶)与燃气管道作为燃气输送和存储的核心载体,其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近期,各地燃气安全事故偶有发生,多与气瓶违规使用、管道维护不当相关。聚焦气瓶与管道燃气双重安全,梳理最全科普指南,帮大家守住燃气安全“生命线”!
一、气瓶安全:严守规范,杜绝风险
气瓶属于高压易燃易爆容器,从选购、存放、使用到应急处置,每一步都需谨慎操作:
(一)选购更换:认准正规,拒绝隐患气瓶
1.优先选择有资质的燃气供应企业,确保气瓶有清晰的制造单位、检验标志、使用年限等标识,无标识、标识模糊的“黑气瓶”坚决拒收;
2.严格核查气瓶有效期:超期未检、达到使用年限或经检验不合格的气瓶,严禁使用和购买;
3.警惕改装、翻新气瓶:私自更换阀门、焊接修补的气瓶结构强度受损,极易引发泄漏爆炸,发现此类气瓶立即远离并向燃气管理部门举报。
(二)存放使用:避开误区,规范操作
1.存放环境需通风干燥,严禁在地下室、储藏室、卫生间等密闭空间存放,远离灶台、暖气、热水器等热源,距离不小于1米,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烘烤;
2.气瓶必须直立放置,严禁倾倒、横放使用,防止瓶内液态液化气直接流出引发危险;
3.连接气瓶与灶具的软管需选用合规产品,使用寿命不超过2年,发现老化、龟裂、破损立即更换,软管长度不超过2米,不得穿墙、穿柜、缠绕;
4.使用时需有人全程看护,防止汤水溢出浇灭火焰导致燃气泄漏;用完后务必先关闭气瓶阀门,再关闭灶具开关,养成“人走阀关”的习惯;
5.严禁私自拆卸、改装气瓶阀门、减压阀等部件,如需维修更换,必须联系专业人员上门操作。
(三)应急处置:沉着应对,科学避险
1.泄漏未起火: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开窗通风,严禁触动任何电器、使用明火,迅速撤离至室外安全区域,联系燃气公司抢修或拨打119报警;
2.气瓶起火:火势较小时,立即关闭阀门,用干粉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灭火(切勿用水浇灭);火势失控时,立即撤离现场,拨打119报警,说明气瓶数量及火情。
二、管道燃气安全:定期维护,防患未然
管道是燃气输送的“主动脉”,无论是居家室内管道,还是室外公共管道,都需做好日常维护和隐患排查:
(一)室内管道:规范使用,严禁违规操作
1.严禁私自改装、拆卸室内燃气管道、阀门、燃气表等设施,装修房屋时不得随意改动管道走向,如需调整,必须提前联系燃气公司专业人员现场勘查、施工;
2.不得将燃气管道、阀门当作支架悬挂重物,不得覆盖燃气表、阀门及管道,确保检修通道畅通,便于日常检查和应急处置;
3.定期检查室内管道及连接处(如阀门、燃气表接口),可涂抹肥皂水检测是否泄漏,若出现冒泡现象,立即关闭总阀门,通风撤离后联系抢修;
4.厨房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酒精、鞭炮等),与燃气管道、灶具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引发火灾。
(二)室外管道:主动守护,警惕外部损伤
1.发现室外燃气管道(含井盖、标识桩)被损坏、掩埋、占压,或看到管道泄漏(如闻到异味、地面冒泡),立即远离现场,严禁触动明火、电器,及时拨打燃气公司抢修电话或119报警;
2.爱护燃气管道标识设施,不得损坏、涂改燃气管道警示标志、标识桩,确保管道位置清晰可辨。
(三)日常养护:养成习惯,定期排查
1.建议家庭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定期检查报警器是否正常工作,尤其家中有老人、儿童或行动不便人员的,可搭配联动切断阀,提升安全防护等级;
2.燃气热水器、灶具等器具需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年限到期后及时更换,避免因器具老化引发管道接口泄漏;
3.长期外出前,务必关闭室内燃气总阀门,防止无人看管期间发生泄漏事故。
燃气安全无小事,一丝疏忽酿大祸。气瓶与管道燃气的安全,需要我们时刻警惕、规范操作、定期维护,牢记燃气安全知识,主动排查身边隐患,让我们携手筑牢燃气安全防线,共同守护用气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