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朗读拓展美育的青春版图
“美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美育”,使人解读美、欣赏美,从而进一步传承美、创造美。美育的价值是什么?美育最核心的意义和价值是培养学生深层次的综合素养,也就是审美和人文素养,而这样的一种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塑造需要我们了解艺术,需要我们有体验、欣赏美和艺术的能力。经典文学作品的朗读就是这样一种集审美与青年教育于一体的文艺活动。
鼓励青年大学生研读经典文学作品,以美育人
朗读之美首先来源于文本之美,经典优秀的篇目正体现了汉语的庄重美、含蓄美、融通美和质朴美,因此并非所有的文本都可以成为朗读的材料,只有真正体现汉语美感的文本才值得去欣赏,去朗读。经典文学的价值是历久弥坚的,经典文学的传承是文化传承的体现。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文字将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打破时空桎梏,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中,并对不同时期的审美和创作带来启迪。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学的发展领域不断扩展,文学的价值也更加多元,这使当代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在复杂多元的文学环境中对于美的探究容易失去方向,对于究竟什么才是美的文字、美的表达、美的传递有时会陷入迷惘。我们将文学作品的作者称为文学艺术家,从审美的角度去判断其作品的美学价值,艺术家既然要借自己的作品传达他的思想给读者,使读者也能共鸣,就必须仔细斟酌传达的技巧。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传播的媒介,即语言文字。若要使文字能够产生共情,就必须字斟句酌,文字的选用决不能随意。相传欧阳修写作《昼锦堂记》,首两句原为“仕宦至将相,富贵至故乡”,负责送稿的人已经走出很远,他还要请人快马赶上,只为了增加两个“而”字,这样具有匠心的创作,才能产生经典。美学家朱光潜说:“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因此青年们选择文本时更要注重其中表达的内容,既要有起于形象的感性直觉美,又要有扎根实际的理性思考。
经典文字是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阅读的文字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会很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位。引导大学生亲近经典,学习经典,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当前青年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一环。
突出有声语言的审美创作,以美化人
朗读是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创作必定是因为主观欣赏,但是创作却不完全等同于欣赏。欣赏是因为看到了其中的美,觉得赏心悦目,而创作却需要更前进一步,把内心产生的情感激荡完全表达出来,成为具体的意象,供他人欣赏。这种表达其实蕴含了创作者大量的心血,既有自己人生的总结,又有传达给人的表达欲望。朗读者在其过程中的审美创造性表现在两个关键环节。首先,是对经典文本的把握;第二,是对创作即朗读过程的把握。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作者整体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其中包含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在朗读的过程中,作者的审美体验又逐渐演变为朗读者自身的“情韵”,情致和韵味当中融合了朗读者独特的人生经历、独特的个人情感,因此这种创作本身也是重新架构、提升审美的过程。
朗读是体会语言美的重要途径,汉语的音乐性、汉语标准的四声声调都使汉语成为适合表达的优美语言。而朗读正是将这种语言传达分享的最好途径。在朗读的过程中,青年大学生在经典文本的感染下,得到了感性教育、审美教育、心灵教育、情感教育,获得的知识并不是被灌输的,也不是具有目的性的技能学习,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真正使美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心智,使青年大学生真正成为心理健全、心智健康的人,而这正是美育教育的特殊功能和强大作用。
塑造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以美培元
所谓“元”就是人的意志、精神、底气、信念等。“元”是人的精神之底、信念之根,所以“以美培元”就是要塑造我们青年一代坚定的理想信念。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已经相对成熟,在这个阶段开展美育教育,目的是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贯穿美的意识。借助经典文本的赏析进行美的讲授、借助文本朗读进行美的实践,从而得到美的体验,更进一步推动美的创造,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审美的目的。作为青年大学生,他们今后在不同的领域都具有创造性,审美教育跟创造性的培养非常密切。
席勒被称为“现代审美教育之父”,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道德状态只能从审美状态中发展而来”,他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他说,艺术之美不仅仅在表现什么(材料上),更在怎样表现(形式上)。朗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用有声语言再创作,将美妙的文字用声情并茂的方式展示出来。青年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体会到审美情操的进步,道德品质的升华,更坚定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他们丰富的知识,充满活力的精神世界,与美好的文字表达产生强烈共鸣。
青年大学生从主观上对审美教育有迫切的需求,因为美育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朗读作为并不为所有人熟知的艺术表现形式,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重视。各类高校在教材选择和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增加经典文学作品朗读训练,并通过大量的朗读交流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审美表达,从而培养高尚的趣味和格调,使他们从更深层次感受美,激励他们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激励他们去追求自身的高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从而推进社会进步。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各个领域的巨人。从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说,美育好像没有直接作用,但从思维能力方面,从性情、才艺和学识方面来说,这正是美育的独特功能。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正是为了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巨人,为他们提供精神、性格、胸襟等方面的营养,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巨人。
朗读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提供了认识美、感受美、表达美的有效途径。用朗读推进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审美教育,用朗读拓展美育的青春版图,让美育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造力,让美育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素质全面的可用之才。
周晓凡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
周晓凡,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