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载“蜂痴”路,扎根深山淬匠心

2025-09-15 13:14 阅读
熊柏霖(

四十六载“蜂痴”路,扎根深山淬匠心—记武宁县老科协农业分会会员、生态养蜂专业户肖高庭

熊柏霖

武宁县,青山连绵如黛,林海翻涌成浪。在这片沁人心脾的绿意深处,一箱箱中蜂错落点缀——它们来自武宁县新宁镇严阳山大港里柏水种养家庭农场,是县老科协农业分会会员、科技示范户肖高庭一手创办的“甜蜜基地”。成群中蜂振动薄翼,在烂漫山花与古朴蜂箱间翩跹往返,像自然的信使,串联起生态与甜蜜的故事。

自2014年正式取得营业执照、走向规范化经营,肖高庭便创办蜂场扎根深山。从22岁与中蜂结缘至今,他四十六载如一日,依托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中蜂筑起了理想的栖息家园。

一、以生态为底,酿足自然本味

中蜂对环境极其敏感,而这里方圆三公里的采蜜范围内,杜鹃、鸡爪梨、乌桕、野桂花等蜜源植物依时节更迭,构成中蜂四季不断的“天然粮库”,也让蜂蜜染上季节的独特风味,饱含丰富营养。

肖高庭始终恪守“零干预、纯天然”的准则:蜂箱全用传统木材打造,拒绝塑料材质,从源头避免污染;冬日仅补喂自家产的蜂蜜,坚决不用白糖作饲料;取蜜时必给蜂群留足蜂巢,保障它们生生不息。正是这份坚守,让每一滴蜂蜜都饱含山野灵气——活性酶与微量元素丰富,入口是馥郁花香,余韵藏着清甜绵长。2020年,农场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这份品质认可,实至名归。

二、四十六载“蜂痴”,淬炼匠心本色

今年68岁的肖高庭,还有个身份是武宁县蜂业协会副会长。从十几岁跟着外公学养蜂,就与中蜂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从青涩少年到资深蜂农,他始终践行“保护性开发”:既承袭古法养蜂的智慧,又融入现代科学方法——详细记录蜂群习性,跟着四季变化调整管理策略;通过改善蜂箱环境、选育健康蜂种,不断提升蜂群抗病力,最大限度减少化学药物使用。

日复一日,他穿梭在深山的林影里,悉心照拂着每一箱中蜂。当地人提起他,总会笑着称一句“蜂痴”,这是认可,更是对他专注的最好注解。

三、都市至深山,书写生态、产业共生

从喧嚣都市到幽静蜂场,肖高庭创办大港里柏水种养家庭农场,以“守护中蜂”为笔、“生态产业”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绘出了山青、蜂嗡、人欢的美好图景。在眼前蜂蜜滞销的困境中,他以生态、优质的产品优势破茧而出,喜获产销两旺的好成效。

肖高庭和他的蜂蜜事业,像一则现代寓言——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专注,在流淌的岁月里酿造甜意,更酿出深山独有的“蜂”景。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中,谱写了一首的脍炙人口的协奏曲,在翠峦叠嶂间回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