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诗人(小品文),一个修鞋匠和一个小干部的故事

2025-10-16 08:52 阅读
青苔社

诗人
□闻君

巷子口修鞋的老宋,会写诗。

这事本来没人知道。那天我拿鞋去钉掌,见他戴着老花镜,正往一个小本子上记什么。凑近了看,是几句诗:

鞋钉敲进黄昏
补丁摞着补丁的日子
磨破的又何止是鞋底

我"呀"了一声,他慌慌张张把本子塞进工具箱,脸竟红了。

老宋的诗,都写在过期的保修单、废发票背面。他说这些纸片软和,配他的诗正好。问他为什么不投稿,他搓着粗糙的手指笑:"诗这东西,像鞋植子,合不合脚自己知道。"

可巷子南头住着的小赵就不同了。

小赵在文化馆工作,诗写得规矩。每发表一首,必要在巷口小黑板上用粉笔誊写一遍。遇人便递上最新期刊,翻到有他名字的那页:"请多指教。"其实谁也没认真看过——买菜的大妈嫌他字密,下棋的大爷说挡了棋盘。

直到有一天,老宋的女儿来找我,抱着一只旧纸箱,里面全是她父亲的诗稿。她说父亲住院了,肺癌晚期。

我翻看那些诗稿,有一首这样写:

医院的墙太白
白得装不下
一个修鞋匠的
影子

小赵也来了,看了半晌,突然把手里新到的杂志塞进垃圾桶。他说:"老宋才是真诗人。"

老宋走的那天,工具箱里还压着未写完的句子:

最后一枚鞋钉
要钉在
月亮路过的
地方

巷子还是那个巷子。小赵不再往黑板上抄诗,倒是常在老宋修鞋的位置站一会儿。有时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写几笔,又揣回去。

修鞋摊换了新人。偶尔有老街坊坐下,会说起从前那个会写诗的老宋。新人听不懂,埋头敲打着鞋跟,"梆、梆、梆",像在给什么句子断行。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