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书缘深浅记(随笔),知音之缘,在悟之深浅

2025-11-18 21:27 阅读
青苔社

书缘深浅记

闻君/文

题记:展卷之缘,在读之厚薄;知音之缘,在悟之深浅。此中光阴,不足为外人道,却是心神最安稳的归处。

今日上午,审稿时看到一篇《闲读杂记》,作者吴国良。人,见过,谈不上很熟悉

吴国良,现在是瑞昌市市监局局长。早些年在码头镇做党委书记时我们见过,后来他调任教育局局长,先后在不同场合见过二次面,没交流过,属于点头之交的熟悉。知晓他原也是从市委办公室出来的,与我是同样的路数。我在九十年代末,曾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着市委书记的秘书;他呢,情形相仿,只是比我小十来岁,也晚了十来年。

后来有一次,听旁人闲谈,说起他极爱看书,藏书甚富,是真正下了功夫的。这一点,我倒与他相似。我也喜欢买书,经年累月,也堆了满架满橱。只是我的买,近乎一种癖,算不得收藏,徒然占了许多地方。看见好的,便想据为己有,至于读不读得完,又是另一回事了。

今日读他这篇杂记,心里却微微一动。原来,我们还有更相近的习惯。我读书,早年喜欢在书上划些线,天头地脚,偶尔批一两句感触,或作些零星的注释。后来,渐渐成了规矩:每读完一本,有时甚至只是一篇得意的文章,必得写一篇读后感。也说不清是笔记还是日记,只将那书里书外的牵连,彼时彼刻的心境,一五一十地记下来。日子久了,竟也积下厚厚一沓,只是散乱着,从未像他这般,有心按着时序,一一整理出来,竟成了“规模”。

看他的杂记,一月一月的读下来,一本一本的记过去。有史论,如《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他看出作者“底层气,跟我们生活很近”;有小说,如迟子建的《东北故事集》,他叹惋文人做了行政,时间便被侵蚀了去;乃至读到《后悔录》,他能生出“后悔像秋季山间的野果,撒落一地”的奇想。他记读书,也记生活,记酒后的不适,记岁末的怅惘。那文字里,有书的味道,更有日子的味道。

这便对了。读书读到后来,书与人便分不开了。哪一段是书的启迪,哪一段是自家的心事,常常混作一团,分也分不清。他记下的,便是这团混沌而真实的气韵。

好的文字,大约是淡的,静的,像一壶温暾的茶,初饮不觉,回味却在喉舌间慢慢氤氲开来。写凡人小事,总带着一份贴己的暖意,不张扬,不激烈,却将生命的本真模样,从容地铺陈开来。我读吴国良的杂记,便隐约感到这般气息。他不是在做学问,他是在过日子,读书便是他日子里最寻常、也最踏实的一部分。

这世上的缘法,有深有浅。有的人日日相见,无非是寒暄;有的人寥寥数面,却因着这一点相同的癖好,便在精神上认作了同路人。仿佛走在一条僻静的小路上,前后无人,正觉寂寥,忽一抬头,见前方有个背影,也是不紧不慢的步子,手里也似捧着一卷什么。心里便霎时安定了,暖和了。

我的那些零散的笔记,看来也该寻个空闲,好好理一理了。不为别的,只为对得住那些与书相伴的、自个儿的朝朝暮暮。

写于2025年11月18日星期二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