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的“妖风”:没有挡!
南昌这风,绝对当得起一个“妖”字。这世上的风有千万种,只有南昌的风可以叫妖风。
一般的风是用东南西北来表示方向,而南昌的风360度全方位无死角。万千形容,终不及一句本地人的慨叹——南昌的妖风,“绝杀”,没有挡!
你走在红谷滩的街道上,满以为这都市的规整能束缚住它,它却从两栋摩天大楼的狭缝里猛地钻出,像一记无形的冷拳,打得你一个栽跟头。你躲到老城区的巷弄里,指望那些交错纵横的屋檐能为你挡一挡,它却又从巷尾盘旋而至,卷起地上的落叶与尘沙,打着旋儿地扑到你脸上,冰凉刺骨,带着一股子狠劲。
而这风的到来,从来不是循序渐进的。它擅长的是“突袭”。前一天还是阳光朗朗、“秋高气爽”,正午时分还得剥去薄单衣,穿个短衫。一个白天,气温就从20多度“蹦极”式狂降! 它往往是在黄昏时分,或者更诡秘一些,在深夜你熟睡之时,悄然而至。起初只是窗缝间一丝呜咽,像远方野猫的哭嚎。渐渐地,那声音大了,变成了咆哮,变成了千军万马在窗外奔腾。它不是“吹”来的,它是“压”下来的,带着重量,带着寒意,一夜之间,便将前一日所有的暖意扫得干干净净。
没得法,只得翻箱倒柜找出秋衣、毛衣、羽绒,一件不落统统加身上! 面对这种气候的“兵变”,南昌人是没有太多优雅可言的。什么“层林尽染”的诗意,什么“循序渐进”的添衣法则,在这里统统失效。我们只能如临大敌,采取最务实、最彻底的应对策略。秋衣是贴身的软甲,必须扎进裤腰里,不留一丝缝隙;毛衣是中间防线的中坚;最后,那件压轴的羽绒服,便是最外层的堡垒。这不是穿搭,这是武装。在南昌的妖风面前,风度和温度从来不是一道选择题。
穿得跟个“包子”样的出门,风依旧在耳边呼啸。但你裹得这样厚实,它一时倒也奈何你不得,只是不甘心地推着你、搡着你。街上的人们,个个行色匆匆,面色凝重。这时候,你才会真切地体会到,为何说 “南昌这气候只有冬夏,几乎没有春秋”。
春天是有的嘞,短得像刚打的呵欠!羽绒服才脱,毛衣都没有焐热,天就慌里慌张热起来了。秋天?莫谈!那就是夏天丢下来的钩子,逗你玩的!等你刚把电扇收起来,妖风就裹着冬天,呼啦一下扑过来,冻得你满城找秋裤!
这风,是南昌的劫数,也是南昌的印记。它不讲温良恭俭让,它粗暴、直接、善变,却也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让你记住这座城市的个性。当别处还在温吞地感受季节流转时,南昌已用一场风的突袭,完成了冬夏的交接。
哎呦喂,这,就是南昌的妖风。你恨它,骂它,却也在年复一年与它的斗智斗勇中,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热腾腾的人间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