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 尚德

2024-06-13 17:04 阅读
☆獨☆
在全国数以千计的城市里,以“德”命名的城市有很多,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全国首个获得“中华德文化名城”称号的竟然是赣东北小城德兴。
德兴“尚德”之风有多浓郁?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多年来,德兴先后涌现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江西省道德模范4人、中国好人14人、江西好人20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尚德之城”。
 
德兴取自“山川之宝,惟德乃兴”之意,这里的山川确实是天赐之宝。它因矿而兴,南北朝开始采银,隋朝开始采铜,北宋开始采金,素有“金山”“银城”“铜都”之美誉。
因矿而生、因矿而兴,却以“德”命名,足见“德”在德兴人心目中的分量。
实际上,德兴自古就是文明尚德之城,也是有名的进士之乡。在近1300年的科举历史中,德兴共走出了400多名进士,其中状元2名、榜眼1名、探花2名,数量居全国县一级前列。
仅德兴市海口村就诞生了183名进士,号称“江南第一进士村”,湿法炼铜鼻祖张潜、大文豪汪藻等一大批名人志士皆出自德兴。
在德兴的历史上,流传着许多以德化人的感人故事,其中“红炉著绩”所知者甚广。
说的是,唐高宗年间,专事德兴邓公场采冶管银的官吏邓远为官清廉。一次,州里来了一位叫徐晃的刺史,此人贪婪无度,向邓远索贿不成后顿生歹意。在视察炼炉时,徐晃乘人不备将藏在衣袖中的银锭抛入炼银炉内,企图通过改变每炉的出银量来增加当地百姓的税赋,以此构陷邓远。
邓远见状,不顾生命危险伸手探入炼银炉中,将那块银锭捞出。徐晃的阴谋被当众戳穿,后遭罢官,但邓远却因严重烧伤而亡故。后来,人们建造祠宇,悬挂刻有“红炉著绩”的牌匾,以此纪念邓远的德行。
明初名臣夏元吉祖籍就是德兴,他为官40载,先后辅佐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五位皇帝,久居高位,担任户部尚书一职达27年之久,却一生清廉,政绩卓著、谦逊贤德,堪称士大夫之典范。

明成化年间,德兴人舒清官至左布政使,为官30余年,清贫如故。晚年居家时,他布衣素服,不认识的人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位达官贵人。

北宋湿法炼铜家张潜塑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得益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道德滋养,德兴好人辈出,好人文化尤为浓郁。
在这片21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近年来先后涌现出替夫还债的全国道德模范陈美丽、半世纪守望烈士英魂的中国好人程樟柱、十余年爱心演绎民族真情的中国好人施国政、父子三代接力照顾智障人的中国好人李火根等先进模范人物。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德”文化一直在德兴这片土地上浓郁繁茂、传承不息。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