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新时代,人民群众每一天都感受到司法事业日新月异的变革。而一切的变化,都要扎根在一件件不起眼的细微之处的精研,每分每秒的努力,日进一寸的坚守。“执行是保障司法公信力的最后一道防线,老百姓打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官司不是白打了?”坚决不打法律的白条,这个简单的承诺是无数像洪黎明同志一样在执行岗位上不懈坚守的信念。
护航发展,始终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
在执行工作中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是全面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和推动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强制执行措施的威力对于企业来说影响很大,一次简单的查封就有可能造成急需资金救命的企业破产倒闭。”在执行工作的八年里,他在面对涉企案件时总会多留一个心眼,防止“执结一个案件,毁掉一个企业”,有效运用强制执行措施,维护了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给予被执行人发展之机,取得了共赢的效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了法院力量。
在执行一件涉辖区眼镜公司案件中,因该公司经营不善且受疫情影响,发不出员工工资,一度停工停产,导致货款未能及时支付。洪黎明通过调查发现,该公司通过引进新的投资者,已经解决了员工工资,开设了一条新的生产线,企业经营已有好转。申请执行人则因判决没有得到履行,颇有怨言,认为被执行人现在生意做的红火,却不履行判决义务,向法院申请强制拍卖该眼镜公司的机器设备。为妥善解决问题,洪黎明并没有盲目进行拍卖,而是多次找到双方法定代表人进行沟通,并对该眼镜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姜某进行拘传,最终取得了申请执行人的理解,达成执行分期履行的和解协议,案件得到妥善处理。
2022年初,一房地产企业因拖欠工程款被申请强制执行。因该案申请执行标的额大,经验老道的洪黎明第一时间对该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调查。经过多次实地走访,他发现被执行人开发的楼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若是查封其房产会使其经营陷入困难,并产生不良社会影响。且该企业涉执行案件70多起,一旦处置不慎,后果难料。面对如此难啃的骨头,洪黎明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及代理人进行协商,通过释法明理、耐心劝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2022年8月31日,涉案房地产企业将所欠工程款全部付清,申请执行人深感惊喜的同时,对法院的执行工作表示了极大的认可。
星夜兼程
山高路远、夙兴夜寐,有时候为了成功执行一起案件,执行干警们需要翻山越岭、日夜兼程,无惧风雨,熬夜加班就更是常态了,作为一名执行干警不仅要迈的动腿,更要吃的了苦,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严寒酷暑,多少句苦口婆心的劝说,多少次执行线索的穷追猛盯,他从来没有一句抱怨。执行干警的工作时间和其他同很不一样,“早出晚归”对于执行干警家属来说再正常不过。
在承办一起农户申请执行徐某稻谷买卖纠纷案时,被执行人徐某因开办米厂向农户刘某收购稻谷,欠款2.66万元迟迟未付,申请人经多次所要无果后向法院申请执行。虽然该案标的不大,但几万元的欠款对普通农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特别是申请执行人重病在身,急需用钱。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忧心忡忡的洪黎明连续几次走访都没有找到被执行人徐某。为更快执行到位,于是洪黎明同志和同事们连续几天天未亮出发,终于在凌晨四点多找到了在家睡觉徐某。原来徐某为逃避执行,除了电话不接,他每天深夜回家,天没亮就离家外出,没想到这也被找到。在惊讶之余,徐某迫于压力,支付了全部执行款。洪黎明饭甚至都来不及吃,将执行款送到了卧病在床的申请执行人家中。在承办一起饲料贸易公司申请执行段某饲料买卖合同纠纷案时,晚上七点,通过执行110热线举报得知段某在家的消息,正在加班的洪黎明当即叫上同事赶往段某家中,段某迫于压力,履行全部款项,案件顺利执行完毕,当他好不容易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家中,一个紧急的出差任务让他又开始收拾行李踏上行程。
若为执行,星夜兼程。当前,余江法院正在开展以“星月行动”为名的常态化集中执行行动,每月、每个星期采取全院统一集中的“外勤”执行,对每一个案件上门入户,利用一切必要的强制措施,全力兑现胜诉权益。“执行工作没有捷径,我们多勤快一点,找到被执行人、执行到财产的概率就高一点,老百姓的获得感就更多一点”,洪黎明如是说。
创新拓荒
“执行难”是长期以来困扰法院工作的一大顽疾。2015年,最高院出台拒执罪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拒执罪的追诉方式可采取公诉和自诉两种方式。这一司法解释的出台,为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打击拒执犯罪,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开创了新局面,是执行工作的重要法律规定,也是推进司法改革在执行领域一项重要举措。那时的洪黎明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高兴的连续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他与同事们一起查法条、找案例,并结合手上现有的案子,逐一排查确认,目的就是把法律规定精神吃透,找准拒执罪自诉的突破口。在充分研判法律和实际基础上,余江法院以被执行人拒不申报财产,对其罚款、拘留,仍不配合的情形作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切入点,以10万元以下的小标的或涉民生案件作为突破口,引导了一批刑事自诉案件,打出声势。
洪黎明经手的一起工程机械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一直未查询到被执行人贺某某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后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其所租赁的旋挖机在山西省阳泉市境内,得知消息后,洪黎明第一时间来到山西省阳泉市境内,本想将该旋挖机拖回拍卖,但贺某某得知消息后,纠集了十余名当地无业游民对法院的执行工作进行阻扰,并将旋挖机部分重要部件进行拆除,致使挖机无法拖回。面对如此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案件,洪黎明立即引导申请执行人提出刑事自诉。不到一个月,贺某某被山西当地警方抓获。因临汾与鹰潭并无直达高铁,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洪黎明又带队驱车1300余公里,甚至为了防止被执行人夜间逃脱,选择在车内过夜。历时三天终于将被执行人贺某某带回。最终,贺某全部履行了执行款,并被判决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近年来,余江法院不断创新实践,逐渐探索总结了以拒执罪自诉手段为主的打击拒执犯罪的余江经验,成为全省法院打击拒执犯罪的排头兵。2022年,又进一步提档升级,余江法院“12368”打击拒执工作法在全省得到推广。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洪黎明与余江法院执行团队奋战一线、不言苦累,让一份份裁判文书变成了当事人手中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更让当事人感受到执行的力度和温度。他们用忠诚履职印证了一名执行干警守初心、敢担当、善作为的无悔选择,用坚守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司法为民之歌,让人民群众在共享公平司法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