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从“保水留食”开始

2022-12-29 15:02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黎军、杨碧玉、通讯员汪璠报道:12月26日,占鄱阳湖三分之一水域的都昌湖区,两个月前就已裸露的滩涂和沙洲仍清晰可见。但在朱袍山碟形湖,却是另一番景象——800多亩水域碧波荡漾,水边的泥地湿漉漉的,紫色蓼子花竞相开放,3000多只候鸟如约而至,欢快地嬉戏、尽情地觅食。

 

都昌是鄱阳湖北部候鸟集中越冬的重要区域。今年,受持续高温少雨和“五河”、长江上游来水偏少共同影响,鄱阳湖提前一百多天进入枯水期。9月6日8时,鄱阳湖都昌站水位7.97米、星子站水位7.99米,均跌破8米,鄱阳湖进入极枯水位。11月7日4时,星子站出现今年以来最低水位6.67米,低于原历史最低水位(7.11米,2004年2月4日)0.44米。鄱阳湖遭遇自1951年有水文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缺水危机,湿地生态功能被严重削弱,碟形湖生物量下降,水生生物生存空间缩减,候鸟天然食源锐减,人鸟争食加剧,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极枯之年,朱袍山碟形湖旁的花儿为什么还这么艳?鸟儿为什么还往这里飞?指着由碟形湖引出的一条200多米的水渠和一座土筑拦水坝,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跃脱口而出:“得益于它们!”这条人工水渠如同一根脐带,将鄱阳湖主航道的水,源源不断引入水域曾锐减至300多亩的湖中。拦水坝将水牢牢“锁定”,为今年及以后保住候鸟熟悉的栖息地、碟形湖完整的生态链夯实了基础。

 

水是湿地的灵魂。9月5日,江西省结合前期湿地生态、候鸟、江豚、鱼类及水文专家实地调研结果,紧急召开视频会议,组织沿湖各地首次科学实施碟形湖补水、老化苔草刈割和候鸟备选“食堂”分散营建等抢救性抗旱保湿措施。

江西环鄱阳湖多地,如永修也持续从赣江引水并投放小鱼3500公斤,部分修复常湖池湿地功能。余干筹资近200万元,在插旗洲购买千亩稻田打造候鸟“食堂”。鄱阳县刈割苔草3万余亩,为雁鸭类候鸟储备草粮。南昌县落实农作物受损补偿,引导农户不驱赶在农田、菜地觅食的候鸟……

今年江西省累计落实生态补水610万立方米,刈割面积13万亩,营造候鸟“食堂”5370亩,储备谷物投料5.1万公斤。

 

12月正是候鸟越冬高峰期。监测显示,候鸟主要集中在采取了生态补水、营建候鸟“食堂”等措施的湿地区域,其中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国际重要湿地,以及周边进贤、余干的候鸟占总数七成以上,其余已干涸的碟形湖候鸟数量稀少,充分证实抗旱保湿措施的有效性。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今年鄱阳湖大旱之“考”,正是江西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次生动实践。

 

编辑:李坚  审核:周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