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母亲湖” 人鸟共家园

2023-01-16 06:44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杨碧玉报道:近日,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消息,2022年12月,保护区工作人员开展23次鸟类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4种、524666羽次,这表明候鸟“大部队”已抵鄱阳湖越冬。

白琵鹭、翘鼻麻鸭及鸻鹬类(2022年12月18日 湖口保护监测站)。 摄影|余锦平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江西的“母亲湖”。每年9月起,鹤、鹳、鸥、鹭、雁鸭、鸻鹬类候鸟陆续飞抵这里越冬,最多可达80多万只。全球98%以上的白鹤、70%以上的白枕鹤、80%以上的东方白鹳、60%以上的鸿雁在此集聚,这里也被誉为“候鸟天堂”。

然而,2022年7月,受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影响,鄱阳湖遭遇自1951年有水文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缺水危机,水域面积一度同比缩减9成以上,其中湖区内102个碟形湖,有33个已完全干涸、30个存水量不足30%、30个存水量在30%至60%。水体面积快速缩小,导致沉水植物分布区域缩减,苔草生长过早,碟形湖鱼虾螺蚌数量减少。候鸟天然食源锐减,如何平稳越冬面临严峻考验。

2022年8月23日至25日,江西省组织相关单位及湿地、鸟类、水文专家深入湖区调研并形成一致意见,要积极应对、全力做好各项抗旱护鸟举措。一方面,科学指导沿湖各地通过关闸蓄水、修闸保水、开渠引水、河道抽水等方式,落实生态补水,为局部地区候鸟补给水源。另一方面,根据植物生长周期规律,开展老化苔草刈割,促进新的苔草生长,为草食性候鸟储备天然食源;同时,指导沿湖各地积极营建候鸟“食堂”。目前,沿湖各地在入湖通道处开挖隔离沟和防护坡110处,清理垃圾1.6万吨,落实生态补水610万立方米,完成刈割13万亩,营建候鸟人工食源地5349亩(其中稻田4139亩、藕田1210亩),储备应急投放谷物、玉米共5.1万公斤。

监测显示,当前鄱阳湖候鸟主要集中在采取了生态保水、补水、营建候鸟“食堂”等措施的湿地区域,以及天然湖区、河道、沟岔等存水区域;而部分干涸碟形湖候鸟数量急剧下降,充分表明给碟形湖生态保水补水是维护候鸟平安越冬的必要举措。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鄱阳湖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既是人类的,也是鸟类的;既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也是子孙后代的。精心呵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留住这碧波荡漾、万羽翔集的生态美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编辑:陈婷 审核:付婷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