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创新潮涌,江西科技“正青春”

2025-09-12 17:02 阅读
大江网原创

  9月11日,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140项科技成果荣获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胡笑添等10人被授予省科学技术青年奖。这场科技盛会,既是对江西科技创新成果的检阅,更是以青春力量撬动科技变革的生动实践。当“青春面孔”遇上“硬核成果”,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青年人才的崛起,更是赣鄱大地创新生态的蓬勃焕新。

  “C位”不设限,让青年人才从“崭露头角”到“挑梁扛鼎”。首设省科技青年奖,“让青年站C位”,江西的举措绝非流于形式,而是以“真平台”“实权力”让青年从“配角”变“主角”。从“揭榜挂帅”让青年牵头攻坚,到重大科技专项向青年团队倾斜,再到打破“论资排辈”的评价壁垒,这种“以舞台促成长”的思路,正让越来越多青年科研者扛起创新大旗。在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三大奖”中,第一完成人为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项目占32.14%,前三完成人为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项目占78.57%,这些青年科研者用实力证明,创新从不被年龄定义,“年轻”恰恰是突破陈规的优势。

  “成果链”成势,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赋能”。140项获奖成果,不是孤立的“科技盆景”,而是串联成链的“创新矩阵”。《废杂铜直接制杆产业化成套技术装备及应用》《长江中下游优质晚籼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3个特等奖项目,既是江西省的优势学科,更是国家强化战略导向中先进材料、生物育种的重点领域。这些成果的“含金量”,既体现在技术指标的突破上,更体现在对产业的拉动作用——2024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588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0.1倍;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件,是“十三五”末的2.7倍,创新驱动的“乘数效应”持续显现。从基础研究“夯基”,到技术攻关“破壁”,再到产业转化“落地”,江西正打通创新全链条,让科技成果不再“束之高阁”,而是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引擎”。

  “生态沃土”护航,让青春活力“竞相奔涌”。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创新生态的“阳光雨露”。江西以改革破题,为人才成长铺路。起步有保障,赋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权,助力他们选准科研方向、明确科研目标,走好科研“第一步”;担纲有机会,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青年科技人才牵头负责的比例,从2020年的52%提升至2024年的79%,青年科技人才牵头负责的重点研发计划比例达45.78%;成长有通道,建立健全“青年人才-领军人才-高层次领军人才”梯次引育体系,近年来立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比例稳定在60%以上;发展有平台,优化重组后的172家省重点实验室中,青年科技人才占比53.65%。当政策红利转化为创新动力,当尊重人才成为社会共识,赣鄱大地正成为青年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沃土”。

  从胡笑添团队的“光伏突破”,到稀土材料的“全球领跑”;从青年人才的“C位绽放”,到创新生态的“沃土深耕”,江西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怀,有“把论文写在赣鄱大地上”的务实,更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当140项成果在奖牌上闪耀,当10位青年科学家在掌声中微笑,这不仅是江西科技的“现在时”,更是中国创新的“进行时”。在科技强省的征程上,江西正以青春之力激活创新“一池春水”,让更多青年人才在这里扎根成长,让“科技强省”的梦想,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中照进现实。

  (刘诗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