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学校建到家门口

2025-11-13 17:18 阅读
江西日报

  “以前孩子上学要跑7公里路,现在家门口的学校设施好、质量高,孩子在这里上学我特别放心!”11月6日早晨,石城县琴江镇睦富村村民陈霏送儿子走进石城县第二中学城北校区,脸上满是欣慰,这是石城县推动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缩影。

  近年来,石城县聚焦群众“上好学”需求,通过硬件升级、软件赋能、学业提质、素养拓展,让一所所优质学校扎根城乡。数据显示,该县教育总投入从2021年的7.1亿元增至2024年的8.12亿元。

  学校建在家门口,是群众的期盼。2023年建成投用的石城二中城北校区,提供了近2000个学位,周边“大校额”“大班额”的拥挤状况得到明显缓解。石城县第一小学城北校区、温泉小镇公立幼儿园等一批新校先后建成,让孩子们就近享受优质教育不再是奢望。

  硬件配齐了,课堂革新同样精彩。在石城县实验学校的数学课上,三角函数题不再是黑板上枯燥的公式。随着AI视频播放,屏幕上的角度自由伸缩,图形实时变换,抽象的数学概念瞬间变得直观。学生们人手一台平板电脑,遇到疑问随时发弹幕提问,老师当场就能解答。

  “以前有问题只能憋到下课,现在随时能提问,学习轻松多了!”学生温钰茹笑着说。

  优质教育离不开过硬的师资队伍。石城县实施教师培育“领头雁”项目,建成16个县级名师工作室,重点培育110名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名师带头搞教研、传经验,青年教师跟班学习,快速成长。

  在石城二中本部的操场上,篮球击地声、跳绳破风声交织成青春的旋律。和过去统一跑圈不同,如今学生能按需选择足球、篮球等运动区域。石城县第二小学的“百球共享”项目更是点燃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课间时分,学生们不用自带器材,从操场边的共享球架上随手就能拿到篮球、足球,随时能投入运动。

  该县还构建“1+N”学生特长培养机制,以校园足球为重点、冰球为特色,让学生掌握多项运动技能。同时常态化举办中小学篮球、足球等赛事,推动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章保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