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动能足 开放赢未来——我省商务领域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年年均增长6.6%,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限上商贸主体五年增两倍,累计净增1.8万家,总数达2.7万家;新增跨境电商综试区6个、综保区1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十四五”期间,江西商务以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交出了一份稳中求进、结构优化、动能焕新的精彩答卷。
消费引擎动能澎湃 扩容提质焕新并举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直接体现。“十四五”时期,我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56%以上,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
扩容——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突破1.3万亿元大关。为激发市场活力,全省每年举办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超4000场,累计发放消费券超10亿元,营造了浓厚的消费氛围。
提质——居民消费需求从有向好升级,全省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四年年均增长9.7%,乡村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8.8%。两年来,我省加力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累计申请补贴超135亿元,惠及消费者850万人次,近五分之一的江西群众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带动消费近千亿元。
焕新——我省连续三轮实施促消费专项行动,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赛事经济、会展经济,形成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的消费新格局。赣菜品牌打造成效尤为突出,米粉出口量居全国第二位;全国有超4.6万家“江西小炒”门店,炒旺人间烟火,更走向世界,布局至东南亚、日本,并加速向欧美、非洲等市场进军,门店甚至开到了北极圈,让“赣味”飘香世界。
引资活水奔涌不息 开放平台能级提升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十四五”期间,江西聚焦主导产业、重点区域、优质项目,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五年来,全省引进的外资企业达2040家,累计投资64.7亿美元。
精准招商成为共识。我省围绕“1269”行动计划,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建立专业招商小分队机制,每年梳理约400家目标企业,实施“小而精”“面对面”的靶向招商。五年来,全省共签约优强项目250多个。目前,全省累计落户世界500强企业215家,投资项目661个。
招商体系系统重塑。我省创新提出“八大招商”模式,形成以商招商、链式招商、资本招商“三大主流模式”,全省90%以上项目通过这些方式引进。同时,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政策服务体系,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开放合作纵深推进。我省充分发挥“四面逢源”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协同发展。港资占全省外资总量的75%以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项目占比85%以上。口岸经济发展壮大,九江水运口岸扩大开放至彭泽、瑞昌港区,新增特殊商品指定监管场地4个,口岸枢纽功能更加完备。
外贸韧劲持续彰显 开放格局纵深拓展
“十四五”期间,全省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长3.9%,外贸依存度达13.8%,居中部地区第二位。今年前10个月,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达3965.6亿元,同比增长2.6%,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
赣企全球布局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我省企业已在117个国家和地区承包工程2906个,对外投资额达223亿美元。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正式揭牌,成为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已有17家企业入驻,投资总额达1.93亿美元。
开放名片更加亮眼。“江西制造”“江西建设”“江西能矿”“江西农业”“江西合作区”“江西援外培训”六大名片相继擦亮。从光伏新能源、矿山装备到建材纺织、现代农业,赣企不断拓展国际布局,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中贡献力量。
政策服务精准护航。我省出台“支持外贸促稳提质14条”“助企纾困稳外贸12条”等政策措施,构建政策支撑矩阵。深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推动20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中部地区首个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建设正扎实推进。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把握全方位扩大内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和目标方向,打好‘十四五’收官战,积极谋划和推动‘十五五’商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犹王莹说。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殷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