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财先锋三队
2025-07-15 22:03 阅读
#赣鄱大地书写青春# 江西财经大学:瓷厂调研观市态,非遗访谈见真章 为探寻千年瓷都的文化密码,了解传统工艺的当代发展,近日,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财”先锋三队一行深入世界瓷都景德镇,开展“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通过“走市场、访匠人、做陶坯”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以脚步丈量文化厚度,用双手触摸历史温度,在行走中感受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走访瓷区观新貌,调研市场探实情 先锋三队成员们怀揣着求知的心态,先后深入陶溪川文创街区、陶阳新村与雕塑瓷厂开展调研。队员们在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看到,改造后的工业厂房内,创意市集人头攒动。锯齿形屋顶下的特色摊位上,“国潮青花”系列文创产品引人注目,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碰撞出独特美感。在“陶溪川文创集合铺”内,工作人员介绍,店铺近年来销售额显著增长,其中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皇家瓷器”系列最受欢迎。该街区通过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成功打造出传统陶瓷文化创新展示平台,成为景德镇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范例。 队员们走访陶阳新村,发现当前景德镇陶瓷市场已形成明显的业态分化。少数原创设计工作室主打个性化产品,单价较高;而大多数批发商户则以标准化产品为主,价格较低,且虽然原创作品凭借艺术性吸引游客驻足,但因价格因素,实际成交仍以批发产品为主导。部分原创从业者强调艺术价值,批发商户则更注重实用功能。 雕塑瓷厂始建于1956年,是景德镇原国营十大瓷厂之一。走进雕塑瓷厂,队员们发现瓷厂主要由一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与众多蜿蜒的小巷支道构成。沿路遍布着陶瓷集市,集市摊贩以销售陶瓷相关制品为主。大多数摊位销售10-50元区间的小件陶瓷饰品,其中10元多件的瓷手链占比较高。虽然低价策略吸引大量游客,但产品同质化严重,随机抽查的20家摊位中,15家销售同类瓷花、手链等商品。此外还有一些陶瓷手作工作室、陶瓷DIY体验工坊等。 对话大师传薪火,聆听匠心悟真谛 “红财”先锋三队对江西省原创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花花鸟绘制)代表性传承人吴星明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他的艺术生涯以及对景德镇传统青花瓷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的深刻见解。在采访中,吴星明谈到他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从事陶瓷行业已经有30年了。他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且钟情于山水画和中国传统文化,并将中国山水和中国神话人物附着在陶瓷上,如:哪吒、申公豹等。“每一件作品都是我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吴星明指着陶瓷上的哪吒图案介绍道。这幅作品采用传统青花技法,却创新性地融入了现代漫画元素,哪吒的形象既保留了传统年画的神韵,又增添了当代审美趣味。谈到创作理念,他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在自然中汲取灵感。 抟土成器验真知,躬身实践得灼见 在街头巷尾的陶艺工作室,队员们亲身体验陶瓷制作的传统技艺。大家围站在拉坯机前,双手覆上湿润陶土。起初泥团总在掌心歪斜,要么被捏扁要么突然坍塌,在指导下反复调整力道,半小时后终于拉出歪扭却独特的杯坯,指尖沾着陶土的湿润,才懂“看似简单,实则藏着千般功夫”。在泥土的反复坍塑与重塑间,队员们触摸到超越技艺的深层哲思。当歪斜的杯坯在掌中逐渐成形,那些泥浆沾染的指缝、袖口晕开的污迹,都化作思想的烙印——原来真正的“匠心”并非完美无瑕的作品,而是甘愿俯身泥土的谦卑,是在千百次失败中依然紧握希望的坚韧。 “红财”先锋三队通过走访三大陶瓷市场、亲身体验制瓷技艺、深度对话非遗传承人,不仅见证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生动实践,更深刻理解了“守正创新”对于非遗保护的时代意义。 (通讯员/李辉俊)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