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势昂扬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星 宋思嘉
长风万里,奋进当时。
又是一个如火的盛夏。站在年中这个时间节点回看,我们的脚步更实更稳: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委常委会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担当实干、攻坚克难,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乘风破浪。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列全国第9位、中部地区第3位;
活力澎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3%,亿元以上在建项目7542个;
民生向暖。城镇新增就业27.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9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3%。
…………
沉淀同心干的力量,定格向前冲的姿态。在时间的坐标轴上,江西不断镌刻下新的奋斗足迹。
(一)
灯塔引航,破浪笃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革命老区始终念兹在兹,对江西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要求,灼灼照耀着鄱湖之滨,深深根植在人民心中,为现代化江西建设把脉定向、指路领航。
省委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做好江西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改革发展的深邃考量和战略指引,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围绕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干出好年景、拼出好气象。省委常委会坚持以改革破题,制定贯彻实施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决定》重要改革举措分工方案,召开省委深改委扩大会议,引导动员全省上下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条主线,充分发挥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以更大的勇气魄力、更强的担当作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引领和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把握“稳与进”的辩证法,用好“破与立”的方法论。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攻坚,不断破除阻碍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
力度更大——由省领导领衔“改革责任田”,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6个年度重点突破改革事项,细化部署293项具体改革任务。
举措更实——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累计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1143件;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五大行动”改革实施方案;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30项重点举措。
特色更明——打通数据壁垒全面推进“一表同享”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全覆盖;确定112项市县改革探索项目、82项省直单位改革经验推广项目。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来谋划和推进工作,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细化落实存量政策,精准对接增量政策,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推动全省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发展成绩让人欣喜,向好态势振奋人心。江西以改革攻坚破难的“桥”和“船”,增添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底气与自信。
(二)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
南昌城东,瑶湖科学岛。仅用286天的时间,项目已由桩基施工进入主体封顶完成阶段,较常规工期缩短了30%。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成为高能级创新平台和高端科研人才集聚的国家级科创基地。
拔节生长的背后,透着江西时不我待的奋发和向高攀越的壮志。
干起来、紧起来、动起来!2月5日,新春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在南昌项目现场举行省市县三级一季度重大项目联动开工暨2025年重大项目推进大会,掀起了新一年项目建设热潮,释放了以项目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号令催征,中流击水。江西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十百千万”工程行动,充分发挥各级项目专班作用,加强重大项目跟踪调度和要素保障,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坐标赣北。今年3月,总投资106亿元的九江石化年产150万吨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全面开工,投产后,将形成“炼油+芳烃+PTA+PET+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条,带动江西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再看赣南。赣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来回穿梭,路面混凝土浇筑正有条不紊进行,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12.96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煤42.80万吨,减少碳排放106.68万吨。
…………
一个个硬核项目机器轰鸣,一家家头部企业蓄势赋能,共同孕育着形成一个集群、助力一方发展的希望。
今年,江西省级层面重点推进大中型建设项目4605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2万亿元以上。半年时间,已完成投资6204.7亿元、占年度计划51.6%。
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整体投资的重要力量。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毗邻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省份,江西大力促进民间投资,加大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的力度,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有了优良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企业一投再投的故事并不鲜见。
两年前,江西中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落户抚州高新区,利用毗邻佳时特高端数控机床的优势,公司先后揽下长安汽车、格力等大客户。
在中志精密的示范带动下,去年9月,江西华启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华尔拓(江西)精密制造有限公司陆续入驻,抚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集聚效应越来越强。越来越有信心的中志精密也开始了新一轮增资扩产,今年4月,中志精密二期涡旋示范线项目启动,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
前行的脚步,书写着答案。陆续落地的项目表,渐次打开的投资单,给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三)
理念的更新,标注思想深度,决定行动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西时指出,“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时代江西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省委立足江西实际,发挥特色优势,坚持抢位发展、错位发展,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拼搏江西千帆竞发。聚焦“1269”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千项技改、万企升级”行动,完成首轮数字化改造企业8257家;深入实施产业集群提能升级计划,上半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7%、12.7%。
更多的“江西制造”迈向“江西智造”。
位于南昌经开区的海立智能制造工厂,先后在数字化转型领域软硬件投入约1.4亿元。在MES、SAP等系统及各类自动化设备加持下,制造、产线、仓储物流、采购、线间物料输送等环节全部打通对接,公司生产效率累计提升了30%至40%,信息化新型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今年二季度,企业订单量同比增长13%。
在江西,产业与创新,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破题开路。
我省纵深推进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实施省级重大专项“2030先锋工程”,太行实验室江西创新中心、南昌实验室建设有序推进,赣南实验室揭牌运行;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质工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初步形成“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更多的“江西研”跻身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今年3月,江西青峰医药下属子公司科睿药业研发的1类化学创新药——玛舒拉沙韦片(商品名为伊速达)正式获批上市,打破了国外对该靶点药物的垄断。
青峰医药自成立以来,将每年不低于收入的10%投入研发。过去10年,青峰医药总体研发投入近50亿元。同时,公司以“科创飞地”模式,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等机构共享专家资源,不断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新突破。
江西,在发展大势中发展,于前进浪潮中前进。
(四)
从星火燎原的荣光中走来,“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坚定信念从未改变。
今日江西,用心用情写好实践续篇,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实现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背靠庐山,面向鄱阳湖,走进庐山市白鹿镇秀峰村,1000多年前诗仙李白笔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绝美画面,在这里照进现实。
游客纷至沓来,直接带火了当地的乡村旅游,村民各展所长,发展起餐饮、民宿、果园采摘等产业,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庐山市以环庐山为纽带,累计建设24个精品示范点、4个茶旅融合点、5个乡宿聚集区,打造了6条“四融一共”示范带,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物阜民丰,万家灯火。江西优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开展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三年行动;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高标准粮仓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建成覆盖乡村两级的基层智慧医疗系统。
一个个秀美村,一条条振兴路,一片片欢声笑语,一张张幸福脸庞,生动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不懈追求,大家共享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成果,体现在生活品质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成果,浸润在生态福祉里。统筹推进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扎实开展长江大保护攻坚行动;持续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成果,蕴藏在文化服务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助力基层群众在家门口畅享优质文化资源;塑造“德润赣鄱”品牌,11个城市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2人获评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8人(组)荣登中国好人榜,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和文明乡风,构筑起赣鄱沃野最温暖的底色。
不平凡的征途上,满溢不平凡的温情。
(五)
不用带公函、不另外安排菜品、拿手机扫二维码支付……如今,在江西,公务用餐有了新模式。依托“赣餐码”平台,江西基本实现全省公务就餐“一码通刷、一网覆盖、一体监管”。截至目前,共完成扫码就餐7.5万余笔。
今年以来,江西高质量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定不移深化正风肃纪反腐,着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具体措施,以作风建设新气象打开现代化建设新天地。
省委始终坚持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习教育成效可感可及。省级四套班子和省级领导干部带头查摆问题,梳理出13个方面突出问题纳入集中整改整治范围,分别由省委常委同志牵头负责,全力推动上下联动整改。7月初开始,全省各级党组织同步开展学习教育“回头看”,加强严督实导,深入推进问题整改整治。日前,中央召开学习教育省区市调研座谈会,江西作为全国6个省份之一作典型发言。
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由省委常委同志带头讲专题党课、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全省12.1万个基层党组织严肃认真过专题组织生活。进一步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确保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责任落到实处。
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先后举办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综合素质专题培训班,抓好“关键少数”,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履职能力、锤炼过硬作风。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实现全省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党建全覆盖。
深化正风肃纪反腐。召开全省正风肃纪警示教育会,推动以案促学、以案促改;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肃查处“蝇贪蚁腐”;紧盯违规吃喝等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提醒、明察暗访,从严抓现行、抓典型、抓通报,形成强大震慑;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加大突出问题整改整治力度,让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查落实机制,常态化开展落实情况跟踪督办,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营造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
敢乘长风破关山。4500多万赣鄱儿女,当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规划顺利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齐心协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