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江西|解密:这个报社为八一起义作出重要贡献
八一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可你是否知道,当年有一个报社对起义作出了重要贡献,那就是短暂存世的贯彻日报社。
1926年11月,北伐军攻克南昌城,革命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和南昌市党部开始由秘密转为公开。创刊于1926年12月20日的《贯彻日报》虽然出版时间尚不足一年,但该报社及其工作人员,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却是不可小觑。在八一起义前后,《贯彻日报》不仅为起义呐喊欢呼,其报社员工如赵湘禄及时抢修涂家埠大铁桥,保障了2万起义军从九江顺利开赴南昌,为八一起义作出重要贡献。

南昌市棉花街11号曾为《贯彻日报》临时发行站
1926年9月,北伐军攻克南昌,不久退出。11月北伐军再克南昌。而此时的蒋介石把总部设在百花洲,暗中从事反共活动。我党为揭露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阴谋,在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主持下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创办《贯彻日报》。
经过短暂的筹备,1926年12月20日,中共江西地方组织以国民党党部的名义在南昌创办了《贯彻日报》,陈资始担任社长兼经理,舒味三、肖峰溟分别担任正副编辑主任,另有几名外勤记者和出纳,方清海、胡士杰、赵湘禄为排版印刷工人。这家报社的社长兼经理、正副编辑主任和外勤记者等均是共产党员。《贯彻日报》虽然名为国民党南昌市党部的机关报,实际上却是一份由中共江西地方组织一手创办和掌管的报纸。
1927年8月1日,“八一起义”打响,《贯彻日报》不仅为革命呐喊,其报社员工赵湘禄直接保护了永修境内的涂家埠大铁桥,使2万起义军得以顺利开赴南昌完成起义。

永修涂家埠大桥工具(图片来源: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1927年7月下旬,由叶挺领导的第11军第24师和贺龙领导的第20军两只主力部队,先后乘火车向南昌进发。7月26日抵达涂家埠时,发现涂家埠山下通往南昌的大铁桥已被破坏,无法通行,许多马车、大炮不能过河。赵湘禄知道铁桥被破坏的情况后,领着铁路工人和革命群众连夜抢修铁桥。他们从7月26日晚上9时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4时,忍着疲劳和饥渴把铁桥修好,起义军得以顺利通过。
开赴南昌的起义军在南下时,张发奎指挥4万军队在后面进行追击,当起义部队顺利通过涂家埠铁桥后,赵湘禄领着铁路工人和革命群众又把大桥铁轨拆除,以阻止张发奎部队,保证了“八一起义”的顺利进行。
《贯彻日报》虽然受到广大革命群众的欢迎,轰动一时,但也遭到反革命的嫉恨。当时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密探四出,到处侦查,《贯彻日报》工作人员经常在晚上下班后被“便衣”尾随跟踪。仅存世几个月,就遭到反动当局查禁,不得公开发行。
特别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经历了4次查禁封锁的《贯彻日报》早已不堪重击。终于在1927年8月6日,八一起义五天之后,《贯彻日报》被反动当局查封。报社成员遭到反动派的追捕,主编舒味三在1927年8月份被捕并惨遭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