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藤月》藤蔓坠明月

2022-06-27 17:19 阅读
平常心得

   

   《花卉册》之十《藤月》,《八大山人全集》第1册第27页,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藤月》是朱耷早期在做“传綮和尚”时的一幅名作。纸本墨笔,纵21.4厘米,横32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1648年,清军第二次攻进南昌城,并屠城。八大山人23岁,已在南昌城郊的西山躲了三年,经历了“甲申,国亡,父随卒”的惨痛遭遇。现在,又赶上清军第二次攻进南昌城,并屠城。八大震恐,并感到明朝对清兵的抵抗已无力无效。于是躲进介岗灯社,三年后在这里正式出家为僧。这样,八大山人从1648年至1666年、从23岁至41岁,一呆就是18年。“传綮”就是他在这一时期的法名。所以,画面的左上方有“传綮”的落款:   

然后钤了一枚白文方形的“释传綮印”:

这幅《滕月》虽是小幅作品,寥寥几笔,却笔笔见功,意境深远:

一、看此画的布局。一根藤蔓从右上方而来蜿蜒曲折,往左前方而去,占据了大部分画面,而半轮明月只是一小块,不仅藤长月小的比例有些奇怪,藤在上、月在下,更让人奇怪,既有高扬飘空之感,也有因月落而生的坠落下沉之叹。

二、八大那根用淡墨皴擦的藤蔓,十分精彩。从画面的右侧若隐若现地悠悠飘来,好似在清风中摇摆;到了画面的中部,突然像湍流急溪般一路向下而去;就在藤条垂到下端的时候,又开始蜿蜒向上,曲折遒劲;最后,消失在看似杂乱的枝条蔓叶中,腾跃在画面之外,让人联想翩翩。八大山人是不是在借这蜿蜒曲折、绵延蔓长的藤条诉说朱明王朝的绵长久远和他自己的某种思念。

三、看此画的意境,不禁想起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就把当年临安城中的上元之夜,写得万态纷至,绚丽多彩,热闹非凡,灵动飞扬。同样,八大山人的这幅《藤月》也把那洒落的藤絮写得纷纷扬扬,就像“更吹落,星如雨”,但在朦胧的月色下,配上那藤蔓蜿蜒,断断续续,隐隐约约,一切都是那样地恍如梦中。场面似乎热闹,心境却异常悲凉。郑板桥欣赏八大作品时的感慨“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倒是十分吻合八大山人的这幅《藤月》表达的意境。

四、画面中最精彩的要属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明月。八大山人用“计白当黑”的方法,只是用线条勾勒出月的轮廓,外部则渲染均匀,这使得月亮分外明亮(参见崔自默:《八大的“意象”》,转引自《八大山人研究大系》第六卷·下)。这轮明月不同常人画的月亮:它不是一轮圆月,而是半轮月亮,更重要的是这轮明月不是挂在空中照九州,而是画在画面的底部。谁都看明白了,这轮硕大的明月在坠落,这引发了人们的联想:这轮明月与明代是不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暗示呢?这是否传递了明朝覆灭的某种信号?是否传递了八大山人对前朝故国的某种思绪和怀念呢?

五、画面的意象组合也特别精彩。那根盘绕旋转而又下沉的藤蔓,那纷纷扬扬、洒落而下的藤絮,与这轮坠落的明月相照应,更增加了月亮的下坠感,形成了失落感的两重奏,这是悲痛的两重奏(孙宜生语,转引自周时奋:《八大山人画传》,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因为,人们会想:那蜿蜒曲折的藤枝不但暗喻了正在覆灭的明朝,还是八大山人的一生写照,那随风飘荡的藤絮也正是八大在风雨激荡、动荡不定的年代里为前朝故国留下的眼泪,唉,同样是热闹到花雨而下,同样是美艳到恍如梦境,同样是那么明亮的月夜,人的悲苦之情却增添无限。

本文根据拙著《不语禅——八大山人鉴赏笔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江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第5篇第10节修订。

 

作者:姚亚平
编辑:陈婷 审核:李薇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