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运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本报评论员李松云
8月17日至19日,全国职工互助保障组织行业自律管理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暨“互助互济寻根安源”红色走读活动在萍乡安源举行。来自全国、全省各地的互助保障人齐聚安源,学习分享先进经验,追寻互保事业源头。在工运摇篮开展此项活动,有着特别的价值和意义。
还有整整一个月,我们将迎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100周年。100年前,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萍乡安源开展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组织工人运动的重点区域之一。在党的领导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了完全胜利,成为中国工运史上罕见的典范。安源,由此成为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
安源工运史是中国工人运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少奇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提到刘少奇参与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提高了党组织在工人群众中的威信”。总书记还称赞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和汉冶萍总工会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产业工会组织,成为激励全国工人运动的一面旗帜。虽然跨越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但安源工运史至今仍能给我们以鲜明的启示,并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历史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前后,全国各地爆发了许多罢工运动,但普遍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安源工人过去20多年间也屡次反抗,但均遭失败。1922年9月14日至18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精心准备、充分酝酿,广泛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严密、斗争英勇,最终取得了完全胜利。可以说,中国工人运动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运事业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工会工作是党的群团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做好各项事业的现实需要,工会要永远保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这一优良传统。
历史启示我们,要始终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安源工运初期,安源工人成功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支部,成立了路矿工人俱乐部。此后几年,由于党的坚强领导,安源工运事业持续发展,俱乐部成为公开存在的革命堡垒、培养人才的学校、创造经验指导工运的基地。安源工人自觉服从党的工作大局,和全国人民一道,以各种形式坚持斗争,支持和配合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今天,工会只有把自身的工作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团结动员职工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贡献力量,才能代表职工群众,充分发挥作用,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力量。
历史启示我们,要始终依靠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工人阶级作为自己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系到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也关系到中国工运事业的未来发展。安源工运期间,没有工人的拥护和参与,党组织的作用很难发挥;没有工人团结一心、坚持到底,大罢工极有可能失败;没有路矿工人支持革命、投身革命,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也可能要改写。即便是100年后的今天,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也不能忘记、不能淡化,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新时代,要坚持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保证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增强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把职工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历史启示我们,要始终服务职工群众。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对内设机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互助股。互助股开设了三个事关工人经济生活、谋职就业、伤亡抚恤的专职服务部门,帮助工人解决工作和生活困难。此后,安源工人消费合作社、劳动职业介绍所以及各处故工抚恤会相继创办成立,工人之间互助互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不断强化,并从此拉开了职工互助保障事业发展的序幕。近年来,江西省总工会千方百计做好服务这篇文章,对广大职工,尤其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防疫一线人员、产业工人等群体实施了大量关爱、帮扶和慰问行动,营造了浓浓的“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互助保障等工会组织,要把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胜利100周年作为新的起点,从辉煌的工运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不断擦亮工运摇篮品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贡献工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