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子孙后代留“渔”地 余干持续巩固禁捕成果

2022-08-27 07:00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去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进入为期十年的禁渔期。为确保高质量打赢长江“十年禁渔”攻坚战、持久战,余干县主官提出了哪些要求?当地出台了哪些措施保障渔民生活?

  主官调研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

  长江禁渔是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标志性工程,是扭转长江生态恶化的关键之举。

  为确保高质量打赢长江“十年禁渔”攻坚战、持久战,2019年8月20日,江西召开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视频会议。会议要求,从2020年1月1日零时起,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区和长江干流江西段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鄱阳湖区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全省水生生物保护区实行长期禁捕,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禁捕期暂定为10年。

  多年来,滥捕滥捞、竭泽而渔等非法捕鱼作业方式破坏了鄱阳湖生物完整性,使得鱼类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因为过度捕捞,鄱阳湖里的鱼越来越少,捕鱼越来越难了……”余干县不少渔民意识到了无节制捕捞的严重性。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给子孙后代留“渔地”,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余干县所辖鄱阳湖所有天然水域实行全面禁渔。其中鄱阳湖余干县辖区水域暂定实行10年禁渔,水生生物保护区实行常年禁渔,信江余干段永久禁渔。

  禁捕退捕是生态所需、群众所盼。2022年8月21日,余干县委书记胡斌调研督导鄱阳湖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在鄱阳湖康山大堤湖区段,胡斌一行从锣鼓山码头乘船出发,途中听取了鄱阳湖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开展及渔民转产就业的情况汇报。

  在此前三天的8月18日,余干县委副书记、县长叶文华深入鄱阳湖重点水域开展禁捕退捕调研督导工作。叶文华一行从康山锣鼓山码头乘船出发,沿途督导鄱阳湖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情况,并现场听取相关工作汇报。

  早在去年12月14日,胡斌在鄱阳湖康山大堤湖区段进行调研。胡斌一行从江豚湾码头乘船出发,沿途巡视梅溪嘴、三江口断面水质、禁捕退捕、冬季候鸟保护、河湖岸线固废清理、湖区码头提升改造等情况。

  记者发现,余干主官近年来格外关注退捕禁捕工作,在坚决落实禁捕退捕各项任务的同时,着力在“保护好、发展好、传承好”上下功夫,让余干县焕发出新的生机。

  多部门联合执法织密织牢禁捕网

  今年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来临,给打击非法捕捞工作带来了难度。针对当前信江和鄱阳湖水位较低、河湖滩水浅、非法捕捞易发高发等情况,余干县有关部门开展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了对重点水域非法捕捞活动的盯防和打击力度。

  在禁捕退捕工作上,余干有着怎样的决心?胡斌说,要切实按照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持续深入抓好鄱阳湖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

  叶文华提出,要强化部门执法联动,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大对涉渔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持续提升渔政执法能力;要健全联防联控机制,一体推进鄱阳湖禁捕退捕和水生态保护等工作。

  据了解,自8月19日起,余干县有关部门全面部署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工作,不定期与乡镇场及属地派出所开展联合执法,发挥乡镇场干部和属地派出所干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构建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每次行动前,专项整治行动小组进行周密部署,严明纪律、强调保密,切实做到专项整治行动与日常常态化巡查相互补充、点面结合,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和违规垂钓行为,确保禁渔禁捕工作取得实效。

  在打击非法捕捞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胡斌说,要加大联动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打击、早处置;要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宣传禁捕退捕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全民生态意识,着力构建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坚决打赢禁捕退捕这场硬仗。

  “水是流的,鱼是游的”。进入全面禁捕新阶段后,禁渔难度更大,需要巩固拓展前期的禁捕退捕成果。为进一步巩固禁捕退捕工作成效,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余干县有关部门坚持水上巡、岸上查和昼查夜巡,重拳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严查违法违规销售、加工、制作非法渔获物及其制品。同时,对涉嫌犯罪的非法捕捞行为,强化行刑衔接、增强打击力度,有力震慑非法捕捞违法犯罪,维护好禁捕水域的管理秩序。

  一户一策扶持渔民转产安心上岸

  长江流域禁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决策。做好渔民生计保障工作是基本民生,也直接关系禁捕能否持续、渔区能否稳定。

  很多人都会疑惑,渔民不打鱼,生计靠什么?为了让退捕渔民上岸有出路、生活有保障,余干县成立禁捕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创业贷款贴息、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结合退捕群众的身体状况、技能情况、工作经验等基础条件,逐户逐人制定就业指导方案,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通过发展产业、务工就业、支持创业、公益岗位等多种方式促进渔民转产转业。目前,全县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为5097人,其中已转产就业5097人,转产就业率达100%。

  渔民生活有保障,禁捕才能不反弹。公开资料显示,余干县出台了《余干县禁捕退捕渔民职业技能培训方案》,将全部退捕渔民纳入就业技能免费培训对象,积极为有就业意愿、培训意愿的退捕渔民开展大棚蔬菜种植、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特色美食厨师、电子商务、家政服务、计算机操作员、茶艺师等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升退捕渔民劳动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做到愿培尽培、应培尽培,帮助渔民克服“上岸”后的“恐慌”,让他们回归“市井生活”。目前,全县共开展各类培训19轮,培训渔民859人次。

  付丽玲、中国江西新闻网记者杜宇蔚/文

  请您点题

  信息日报倾力打造推出的《读懂党报》、《政事一周》栏目已受读者广泛关注和好评。本文素材为大江大数据研究中心搜索梳理提供,未经报道对象审阅,如有遗漏,相关素材可发至邮箱:88646554@qq.com,或致电13970088875。

 

编辑:陈婷 审核:李薇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