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长江大保护,绘就“水美岸美产业美”锦绣画卷
9月21日,2022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开幕。此次论坛主题为“‘双碳’战略背景下协同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和摇篮,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源头活水”。这条母亲河,不仅哺育滋养了长江沿线的各族人民群众,更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从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而且涉及水、路、港、岸、产、城等多个方面,经济增长点多,可挖潜力大,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因此,长江经济带也日益成为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关键地域。党的十八大以来,沿长江各省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协同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助推实现了长江“绿色与金色”交相辉映的生动格局。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长江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综合施治、多管齐下。实践证明,共抓大保护,最关键的还是标本兼治。这些年,沿江省市树立“一盘棋”思想,坚定不移“共抓大保护”,构建“黄金经济带”。一方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提升保护意识,完善保护标准,通过把握全流域生态系统特征,进一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类元素,持续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协调推进防护林体系建设、控制水土流失及石漠化、退耕还林还草、河湖湿地修复、生物多样性恢复等措施,逐渐形成了长江生态建设的“保护圈”;另一方面,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走稳走实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以江西为例,该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标本兼治,保护好环境,让人民群众吃上了“生态饭”。过去,生活在南山、矶山两座鄱阳湖岛上的群众主要是以渔业为生。人捕鱼、鸟吃鱼,结果造成了鸟要生存、人要发展,互不相让,“人鸟相争”的尴尬局面。而今天,这里的渔民把岛上各种鸟类这个“曾经的敌人”变成了“最好的朋友”,不仅不捕猎,还加以保护,用标本兼治的办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几年,每到观鸟季节,大批游客纷至沓来观鸟,渔民从中看到了商机,纷纷办起了农家乐,“生态饭”的“金饭碗”是越吃越香。从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通过标本兼治的有效保护就能绘就“水美岸美产业美”的锦绣画卷。
保护长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以此次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为新契机,只要我们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就能让长江经济带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又好又快!
(江新华)
编辑:陈婷 审核:周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