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缤纷夜市跑火!
“网红”增人气
7月6日傍晚,华灯初上,洪都夜巷·文化商业街区内,一处网红打卡墙前,两名少年清唱一曲《稻香》,周围驻足欣赏的人逐渐增多……7月9日晚上11时,在南昌市东湖区蛤蟆街夜市的一家烧烤摊前十分热闹,全长330米的蛤蟆街已经成为南昌人最爱的“深夜食堂”。夜经济带动了城市的消费活力。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实习生黄祎彬

洪都夜巷的烧烤摊生意火爆
头顶光环的“新贵”
提到洪都,不少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近两年出圈的“洪都大拇指”奶茶店,让不少市民和游客慕名而来。如今,在洪都夜巷,有两家“洪都大拇指”:老店面积较小,主要以外带和外卖生意为主;新店则宽敞明亮,店内设置了沙发座椅,到了晚上便是高朋满座。
6日晚上8时许,带着全家人来打卡洪都夜巷的游客李女士说,来南昌旅游的第一站就是“洪都大拇指”。
“我们夜市火了之后,许多网络博主来拍抖音,发到小红书平台,于是我们这个奶茶品牌也在网络走红,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洪都大拇指”创始人罗顺华称,自己的成功,受益于政府全力打造的夜市经济。她表示,自己将扎根洪都,研发更多顾客喜爱的南昌本土茶饮品种。
在洪都夜巷,除了“洪都大拇指”,还有丽丽水煮、小邓土菜馆等一系列当地知名餐饮品牌。以餐饮为引领,洪都夜巷成为南昌市青云谱区夜经济消费的重要打卡地。
青云谱区洪都街道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部长赵文介绍,2020年,结合改造和夜经济的工作要求,青云谱区将历史自然形成的新溪桥北二路餐饮街区升级打造为“洪都夜巷·文化商业街区”。街区全长920米,最繁华中段280米,沿街23栋楼共有商铺116家。经营业态以餐饮为主,经营店铺中有餐饮店85家,便利店15家、门诊3家、美容美发9家、娱乐场所2家、中介1家、花店1家。
丰富的商业业态,加上古朴建筑的怀旧风,洪都夜巷依托南昌市独有的百栋苏式文保建筑集群,结合洪都文化传承,新建洪都文化主题广场,打造“腾飞之地”洪都航空工业体验馆,实现了“夜游、夜食、夜购、夜玩”,打造集美食、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南昌市地标性文化和商业IP。青云谱区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也积极参与洪都“夜市经济”特色街区建设各项工作,就围绕如何将“洪都夜巷”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夜市积极建言献策。
夜晚9时,在洪都夜巷内,欢笑声、干杯声、叫卖声……这背后正是城市一角消费升级的最好体现。

蛤蟆街夜市人气很旺
美食“朋友圈”不断扩大
蛤蟆街,又名豫章后街,在南昌当地名气不小。这条窄窄的街道,有不少南昌人爱吃的地道美食。2019年7月,南昌市东湖区正式启动“夜东湖·蛤蟆街夜市”项目。自从夜市开市以来,这里汇聚了“打平火”“英嫂水煮”“开味馆”等名店。渐渐地,因为人气的聚集,吸引了更多的商家入驻,蛤蟆街的美食“朋友圈”不断扩大。
7月9日,蛤蟆街夜市的“新秀”——南二楼烧烤大排档试营业满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这家新入驻的餐饮店,就凝聚了旺盛的人气。“不愧是号称南昌人‘深夜食堂’的蛤蟆街,这里晚餐和夜宵生意相当跑火!”“南二楼”店相关负责人朱志敏看着店里店外一大拨正在排队等位的客人,对餐饮店的生意非常满意。他表示,选择来蛤蟆街开店,就是看中这里的人气和口碑。
蛤蟆街夜市的顺利出圈,辖区政府的保驾护航可谓功不可没。
“喂,麻烦你们赶紧派人来蛤蟆街看下,有几盏彩灯不亮了。”7月7日晚上,南昌市东湖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闵锐给工作人员打了一通电话。
据介绍,蛤蟆街全长330米,改造为夜市项目后,南昌东湖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近三年来,加强了对夜市的管理,提升了夜市的综合实力。“我们实施了街区亮化工程,打造了网红打卡点霓虹灯墙、星空夜市灯……”闵锐进一步介绍,目前该夜市共有50多家店铺,以餐饮店为主。今年“五一”期间,蛤蟆街夜市迎来客流高峰,5月1日当天,夜市人流量高达2.8万人次,营业额达160万元。
夜市改造后,客流增长了很多,不少知名餐饮店成为网红打卡点,“英嫂水煮”就是其中之一,该店老板龚邓花介绍,到了节假日和周末,有不少拖着行李箱来光顾的游客。“我们蛤蟆街真的跑火了,夜市带动了餐饮的消费热潮!”龚邓花说。
夜已深,窄窄的街道,仍是一片热闹的景象,在烧烤摊、水煮店,人们围桌而谈,蛤蟆街夜市,展现了这座城市“深夜食堂”的消费热潮。
创业“新天地”
缤纷夜生活,十足烟火气。7月10日,在南昌象湖新城幸福时光夜市里,人流缓缓移动,各类小吃让人垂涎欲滴……
7月11日的夜晚,华灯初上,暮色悄然而至,银三角万湖夜市在南昌的一角焕发出自己独特的光彩。南来北往的人们仿佛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夜市里,香味扑鼻的食物唤起了人们的食欲,更让南昌这座城市燃烧着旺盛生命力。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高译丹 实习生伍佳君

幸福时光夜市消费类型丰富
“小摊小贩”在强劲生长
“老板,一杯龙舌兰日出,2瓶乌苏。”陈晓华看了眼酒馆小黑板上的“当日推荐”后熟练地点了酒,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买来的小吃,喝上一口冰啤酒,感受微凉的晚风,长长地舒了口气。陈晓华是附近学校的一名大学生,也是“日醒夜迷”酒馆的老顾客。她说,“我是来逛夜市时看到这儿的集装箱式小酒馆,挺有特色的,就尝试了下,然后就成回头客了。”像陈晓华这样的回头客是这家夜市小酒馆的主要客源。
酒馆老板王雨蒙说:该酒馆自今年6月18日开业以来,日均营业额从200元逐渐上涨为1300元。
“根据目前的营业额来看,预计今年10月就能够回本。”王雨蒙很看好未来的营业状况,她说,后期还会通过直播等方式吸引客源,营业额还会增长。
随着夜市人流量的增加,日式烧烤摊的摊主胡出辉也越来越忙。“现在月收入2万元到3万元是常事。”胡出辉说,他现在积累资金、经验,大概出摊5年就可以开一家自己的烧烤店。说起自己的梦想,胡出辉自信满满,随着夜幕降临,烧烤小推车的招牌也亮了起来。
幸福时光夜市又称象湖新城夜市,去年10月份开业,随着人气不断上涨,近来被越来越多人推荐、打卡,因其种类多、有特色逐渐被周围居民熟知。说起招商,负责管理夜市的南昌合硕致美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喻很自豪。
“场地有限,所以一期预计招商120家就够了,因为小吃品类也没有很多,要避免同类竞争,但没想到后面这么火。”张喻说,夜市有100种单品,可以吃一个月不重样,所以复购率很高,“海纳百川”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夜市“降温”。
张喻还告诉记者,目前,幸福时光夜市日均人流量1.2万人次,营业额达80万元,且夜市一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有政府支持“夜市经济”,夜市准备扩充体量,二期的80个摊位已经招满。下一步,幸福时光夜市将着重在提高夜市形象、打造集装箱主题夜市、扩大知名度等方面下功夫,创立夜市品牌,为夜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万湖夜市人头攒动
年轻人为了梦想创业
对银三角万湖夜市的许多摊主来说,这里不仅是他们工作的场所,更是梦想种子生根发芽的地方。相比其他夜市而言,银三角万湖夜市显然更加年轻化,这里的摊主中大多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
“我以前和老公一起经营车行,但是我自己想做餐饮,打算先在这摆摊学习经营模式,以后就知道如何运营小店了。”“唐橙”茶饮摊主唐玉鑫一边捶打杯中的柠檬一边跟记者说。在摆摊卖饮品的过程中,唐玉鑫还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在线展示“唐橙”用真材实料制作的一杯杯饮品。通过直播,“唐橙”茶饮成为网红店,吸引了不少粉丝光顾,摊位日均营业额约2000元。
今年刚大学毕业的姚逸涵和罗桂洋相识7年,志同道合,决定一同创业,在万湖夜市卖起了小吃“蚝仔煎”。经过半个月摆摊试水后,他们决定暂时以摆摊为生,积累一定资金后再找工作。“一开始我们在学校门口摆摊,人太少了,每天都亏本,在万湖夜市摆摊之后日营业额1800元。”姚逸涵说,万湖夜市给了像他这样的青年创业者锻炼和“试错”的机会。
万湖夜市的火爆撑起了摊主们的创业梦。据了解,今年7月1日,夜市开业首日,客流量超10万人次,销售额超100万元。现场人流如织,周围却并未出现拥挤现象,一切井然有序。
万湖夜市策划与运营部负责人刘璐说,有序整洁的夜市离不开各部门的配合,在夜市入口、停车场、人流集中区域等位置,还安排了专人值班值守。同时,万湖夜市得到南昌县公安局大力支持,银三角派出所绝大部分公安民警现场盯防,全方位为万湖夜市保驾护航。
据介绍,夜市现有13个固定摊位、60个可移动摊位,整体规划了美食、露天影院、音乐live和儿童游乐设施,结合万湖集贸市场原有的传统集市文化,白日赶集忙,夜晚华灯亮,打造有地方特色的市集。刘璐说:“未来,我们将持续引入差异化产品,打造网红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