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薪火相传红色寻迹团: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周忠政、邓雅清报道:“通过此次红色走读实践,我们与革命年代跨时空对话,感受到了党和革命群众不惧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革命精神”,来自薪火相传红色寻迹团的聂霓晗说,“未来,我们会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为探究遂川红色文化资源,解读革命时期历史事件,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遂川红色文化,推动遂川红色文化产业链发展。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薪火相传红色寻迹团于7月27日前往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开展红色走读活动。


在实践团与遂川县草林镇人民政府、遂川县文旅局、档案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座谈中,同学们更深地了解到遂川红色文化,为之后红色走读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实践团先后赴红圩小镇、毛泽东故居、遂川县博物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遂川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横石红六军团西征出发地遗址、遂万联席会议旧址等地开展红色走读,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

探红圩小镇 寻多元文化
为了感受草林的赶圩,实践团一早便赶往草林集市。一阵阵吆喝声唤醒热闹的集市,在摊主们忙碌的身影里,实践团成员感受到最勤劳质朴的烟火气,体验出与城市不同的文化气息。

接着前往草林红色圩场小镇,以脚步丈量圩场,踏遍角角落落,观赏各色文化的辉映美景,聆听各色文化碰撞的巨响,将遂川文化多样性尽收眼底。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实践团在红色圩场深入学习代代相传的遂川革命历史,了解遂川的文化多元化融合发展现状。通过调研,实践团发现遂川当地红色资源得到充分保护与合理利用,引入“互联网+”“旅游+”等模式,红色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三种文化跨越历史长河,血脉相连。

“通过走访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的红圩小镇,感受到了先辈们经历的燃烧的红色岁月,体验到了红色小镇纯真质朴的烟火气息”,实践团成员韦佳说道。
遂川红圩小镇依托于毛泽东在此创建第一个红色圩场为历史资源,拥有草林毛泽东旧居、红色圩场、草林浮桥等革命旧址以及红色诗词体验馆等红色圩场展览馆,实践团通过走访革命旧址,参观革命展馆,聆听革命故事,提升了民族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赓续红色血脉 传递星星之火

传递星星之火,铭记先辈精神。实践团成员跟随红色足迹前往遂川县工农兵旧址,一份份泛黄的记录带领实践团成员跨越时空,革命先辈们坚定信仰和崇高风范宛如黑夜中耀眼的光芒,这道光芒闪烁在实践团成员们的眼中,这份信念充斥在实践团每个成员心中。实践团重温入党誓词,砥砺前进决心,亲身感受红色文化,加深团队对革命文化的认识,铭记先烈的伟大历程,弘扬红色革命精神。通过对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历程的亲身体验,进一步提高对党艰苦创业的理性认识,培养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通过参观遂川红色教育基地,重温革命艰辛历程,让我们明白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对我们一次心灵的洗礼”,实践团成员王鑫凯说道。

漫漫长征路 振奋青年心

实践团随后前往“红军长征最早出发地”新江横石,是红色征途上一个醒目的标识。坐落在新江的红六军团西征主题雕塑,象征着横石曾经的峥嵘岁月,在人们心中还有一座无形的丰碑,高大、威武。它象征着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实践团来到雕塑前,感受到先烈在漫漫长征路中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党组织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决心,振奋着实践团成员们澎湃的心。

强调红色理念宣讲 红色精神代代传
“经过这几天在遂川的调研,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由一个又一个‘红色地标’串联起来的。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实践团成员邓雅清在宣讲中说道。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为让红色理念深入心中,实践团赴唐虞村进行红色宣讲,从“伟大征程,美好与共”到“岁月静好,砥砺前行”,时代的讴歌在讲堂中响起。在宣讲时,实践团时常抛出一些问题交给观众发表看法,一问一答,笑语连连,宣讲在欢快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接着,实践团拜访了老红军朱家中,聆听朱爷爷的红军故事,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遂川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日新月异的变化。实践团成员感慨万分,感叹当今盛世来之不易。“时代向青年招手,青年报之以拥抱;时代给青年火把,青年报之以辉煌。”实践团在心中起誓:承前辈之信念,树后辈之荣光。

“历史真正呈现给人们的,从来不是故纸堆,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过的道路,是世道变迁、兴衰成败的规律,是前人留下的百科全书。”遂川这次调研,激励实践团成员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途中作出更大贡献。